[发明专利]辐射换热板及辐射换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7145.3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5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创电气科技(辽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3/12 | 分类号: | F28F3/12;F24F5/00;F24D15/04;F25B29/00;F25B30/06;F25B39/02;F25B39/04;F25B41/06;F28D20/00;F28F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射 换热板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无水地暖领域,具体涉及辐射换热板和辐射换热系统。辐射换热板,包括板主体,板主体内部或侧部形成有连通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的微通道。微通道为其内部的介质提供了流通路径和相变空间,且介质流通过程中会做功伴随有热量的吸入或放出,从而通过板主体“辐射吸收”环境中物体的热量或将热量向环境中的物体辐射,进而改变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的温度。本申请提供的辐射换热系统包括辐射换热板以及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部件、蒸发器和控制阀;通过改变控制阀的连通位,使辐射换热系统形成不同的循环回路,以在不同的需求下实现辐射换热板作为辐射换热板式蒸发器或辐射换热板式冷凝器,从而能够持续向环境中的物体或人体进行辐射制冷或制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热泵无水地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辐射换热板和辐射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气源热泵无水地暖系统主要由空气源热泵热源机组、辐射系统以及控制器系统组成,工作原理为压缩机驱动冷媒做功,置换空气中“免费”热能,制热时将埋在室内地面下(或棚顶)的毛细盘管中冷媒冷凝后释放出的“高温”热能,把地面地板(或棚顶)辐射系统加热,进而对室内空间实现辐射供暖。
而现有的无水地暖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1.埋在室内地面下的毛细盘管的排布需要现场“制作”完成,制作过程复杂,需要人工完善的工序较多,现场存在许多不可控的因素,无形中埋下故障隐患,结果自然是制作困难、成本高且耗费工时。
2.铺设的多路毛细盘管的进口和回口由一对(或较少几对)分配器头集中连接,因此分配器头处所有管路是集中在一起的,导致地面热量分布不均、温差较大(一般在10℃以上),从而造成系统换热能力相对下降、机组工况不正常能效比低、室内温度分布不均、人居舒适度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辐射换热板和辐射换热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热泵无水地暖系统存在的毛细盘管设计不合理导致机组工况不理想、能效比不够高以及毛细盘管不易铺装和布设困难等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辐射换热板,包括板主体,所述板主体上开设有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所述板主体的内部或侧部形成有连通所述介质入口和所述介质出口的微通道,所述微通道用于为介质提供流通路径和相变空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微通道在所述板主体内呈弯曲状分布,且所述微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板主体的板面;
所述微通道呈直管状或异形管状;和/或
所述微通道包括相连通的多根直线支路或多根异形支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微通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微通道间隔设置;
多个所述微通道串联设置,且串联后的多个所述微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介质入口,另一端连通所述介质出口;或
多个所述微通道中至少存在两个所述微通道并联设置,并联后的所述微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介质入口,另一端连通所述介质出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所述微通道连接所述介质入口处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大于连接所述介质出口处的一侧之间的间距。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微通道的通径小于等于2mm;
所述板主体呈平板状,且其单侧板面的面积大于等于1m2,所述板主体的厚度为1mm-55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辐射换热板为板面经过钝化镀层或附着镀膜处理的耐腐蚀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创电气科技(辽宁)有限公司,未经舒创电气科技(辽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71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