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数据聚合采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6007.3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6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勇;熊俊杰;王志敏;徐本安;杨锐斌;苏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9/00;H04L9/08;H04L9/30;H04L9/32;H04L6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林燕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数据 聚合 采集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电力数据聚合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并初始化系统参数,以得到智能电表公钥和私钥、计算公钥和私钥、汇集公钥和私钥;
创建关于智能电表的区域,以得到区域共同公钥;
获取来自不同区域的智能电表采用加法同态加密技术加密后的用电数量,以得到数据包;
对所述数据包计算标签参数,以得到第一标签参数;
采用所述第一标签参数进行验证,以判断所述数据包是否由智能电表计算所得;
若所述数据包由智能电表计算所得,则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聚合处理,以得到聚合数据包;
对所述聚合数据包计算标签参数,以得到第二标签参数;
采用所述第二标签参数进行验证,以判断所述聚合数据包是否符合要求;
若所述聚合数据包符合要求,则对所述聚合数据包进行处理,以形成电力数据;
所述对所述聚合数据包进行处理,以形成电力数据之后,还包括:
判断是否有恶意用户;
若有恶意用户,则生成提醒通知,并发送所述通知至终端,以供终端追查恶意用户对应的智能电表;
若没有恶意用户,则进入结束步骤;
所述设置并初始化系统参数,以得到智能电表公钥和私钥、计算公钥和私钥、汇集公钥和私钥,包括:
设定一个素数、以素数为阶的有限域、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双线性映射,并设置一个系统安全参数、一个以系统安全参数为阶数的乘法循环群,选取乘法循环群上的三个生成元,并定义两个单向散列函数;
选取第一随机数、第二随机数以及第三随机数,以得到智能电表私钥、计算私钥、汇集私钥;
取第一随机数与乘法循环群上的三个生成元中的第一个生成元的乘积作为智能电表公钥,取第二随机数与乘法循环群上的三个生成元中的第二个生成元的乘积作为计算公钥,取第三随机数与乘法循环群上的三个生成元中的第三个生成元的乘积作为汇集公钥;
根据第三随机数、智能电表的ID号以及智能电表的公钥计算智能电表的数字证书,并根据第三随机数以及计算公钥计算数据收集的数字证书;
整合乘法循环群、系统安全参数、三个生成元、两个单向散列函数以及汇集公钥,以得到系统公共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数据聚合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建关于智能电表的区域,以得到区域共同公钥,包括:
创建关于智能电表的区域,以使对应区域内的智能电表向对应的区域广播自身ID号、公钥以及数字证书;
根据广播的自身ID号、公钥以及数字证书进行确认,并根据已确认的智能电表的公钥进行求和,以得到区域共同公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数据聚合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来自不同区域的智能电表采用加法同态加密技术加密后的用电数量,以得到数据包,包括:
发送用电数据获取请求,以使得不同区域的智能电表选择第四随机数,取第四随机数以及乘法循环群上的三个生成元中的第一个生成元的乘积作为第一加密参数,并根据第一随机数、乘法循环群上的三个生成元中的第一个生成元、第四随机数以及区域共同公钥生成密文,对密文进行签名后发送,以形成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数据聚合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聚合数据包进行处理,以形成电力数据,包括:
对所述聚合数据包进行恢复,以得到恢复结果;
对恢复结果进行相加,以得到电力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60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