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免布料变形并自动收集碎布的服装加工用打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1989.7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7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曾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滨 |
主分类号: | B26F1/00 | 分类号: | B26F1/00;B26F1/24;B26D7/00;B26D7/20;B26D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布料 变形 自动 收集 碎布 服装 工用 打孔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服装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避免布料变形并自动收集碎布的服装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置物台;转框转动使压块进行上下移动,自动对布料进行打孔,使孔眼的尺寸保持一致,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第一转盘转动使棘轮发生间歇转动一百八十度,引起第二齿轮进行间歇转动三百六十度,为后续的收集布料操作提供动力源,增大结构之间的联动性,第二齿轮转动使第一转板进行往复转动,引起两个撑板在水平和向置物台凹口内部倾斜的状态之间变动,对打孔操作提供支撑,避免由于布料受到压力发生变形,降低打孔质量,并且对碎布进行集中收集,有利于打孔操作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后续的清洁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避免布料变形并自动收集碎布的服装加工用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服装,是衣服鞋包及装饰品等的总称,多指衣服。服装早在人力社会发展初期就已经出现,起初只是为了保护身体,对现在社会来说,服装是遮体、装饰的生活必需品,可保护人体,维持人体的热平衡,以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更是一个人的身份、一种生活态度、一个展示个人魅力的表现,满足人们精神上美的享受。
服装在加工过程中,一般需要对其进行开扣眼,通常采用人工开孔,工作人员将开孔处的布料对折,再借助剪刀进行裁剪,这种加工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并且孔眼尺寸不易控制,容易出现大小不一的情况,开孔质量比较差,也存在锤击打孔针进行打孔的方式,虽然打孔质量得到保证,但是劳动强度过大,费时费力,不能满足流水线类型的加工,目前的打孔设备进行打孔时,为避免碎布杂乱放置,影响打孔操作的进行,常常将碎布吸入收集室内集中存放,但是为了保证布料的顺利吸入,就要求打孔处的布料处于悬空状态,这就会使打孔时,打孔机构冲击布料,布料发生拉伸,使得到的眼孔变形,打孔质量较差。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免布料变形并自动收集碎布的服装加工用打孔装置,具备自动收集布料、避免布料受压变形和打孔质量较佳的优点,解决了打孔质量不佳和不易收集布料的问题,自动对布料进行打孔,使孔眼的尺寸保持一致,解放双手,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可自动对打孔操作提供支撑,避免由于布料受到压力发生变形,降低打孔质量,并且对碎布进行集中收集,有利于打孔操作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后续的清洁操作。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自动收集布料、避免布料受压变形和打孔质量较佳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避免布料变形并自动收集碎布的服装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外壳、置物台、第一转盘、棘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齿杆、第一转板、第二转板、撑板、转框、固定板、压块。
其中:
上述各结构之间的位置及连接关系如下:
一种避免布料变形并自动收集碎布的服装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置物台,置物台的内部开设有凹口,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转盘,第一转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拉绳,拉绳远离第一转轴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框,第一转盘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推杆,第一转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圈盘,圈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尺寸相同的凸柱,第一转盘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棘轮,棘轮靠近第一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尺寸与第二齿轮的尺寸相适配,第一齿轮的下方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旋板,旋板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齿杆,第二齿轮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齿杆,齿杆的外侧固定卡杆,卡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后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滨,未经曾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19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防雨防尘型智能音柱用拼装式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