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抢修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0288.1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4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凯;张晓峰;吴中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美创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浙江交工高等级公路养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6 | 分类号: | C04B28/16;C04B111/7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大为知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90 | 代理人: | 何银南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奉贤区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抢修 性能 密实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抢修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混凝土材料领域,该快速抢修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采用特种水泥、水泥、粉煤灰、矿粉、石膏、粗骨料、细骨料、聚羧酸类混凝土减水剂以及VAE乳液混合均质加工而成,用作桥梁伸缩缝混凝土、断面加厚混凝土或在空间狭小、动载条件下混凝土,具有超早强、无收缩、高耐磨、高粘结、高韧性、高耐冲击性、高耐久和高和易性的特点,有效地填补了混凝土原材料行业的空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抢修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桥梁交通事业发展的加快,桥梁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桥梁伸缩装置成为桥梁的重要构成部分。桥梁伸缩装置要能适应桥梁因温度应力而产生的收缩,使其车辆行驶舒适。桥梁伸缩装置的槽口混凝土长期承受反复的温度荷载、车辆冲击荷载和车辆轮胎摩阻力,桥梁伸缩装置的槽口混凝土极易破损,进而引起桥梁伸缩装置的损坏。而在桥梁伸缩装置更换过程留给施工的时间较短,因此需要针对桥梁伸缩装置槽口混凝土的特殊使用工况和有限的施工时间以及狭小的施工空间研制特殊的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
目前可用于空间狭小、动载条件下的混凝土材料主要是钢纤维混凝土和快速修复砂浆。两种材料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缺陷。钢纤维混凝土表现为强度发展慢(恢复交通时间长)、易收缩、粘结强度差,不适合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桥梁伸缩装置更换施工;快速修复砂浆属于砂浆类产品,不具备较高的抗折、抗冲击、抗劈裂性能,且弹性模量、耐久性等较低,容易开裂,不适合做结构性材料;用钢纤维混凝土和快速修复砂浆作为桥梁伸缩装置槽口混凝土,往往修好后很短时间又破损,反复维修。
因此,急需一种具有超早强、无收缩、高耐磨、高粘结、高韧性、高耐冲击性、高耐久、自密实的快速修补混凝土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抢修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抢修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所述混凝土按重量计,每立方米包括如下组分: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达到30MPa强度的时间为2~5h。
优选的,所述粗骨料的粒径为3~16mm,所述细骨料的粒径小于5mm。
优选的,所述特种水泥、水泥、石粉、石膏、粗骨料、细骨料、聚合物外加剂以及功能助剂的含水率均小于1.0%。
优选的,所述粗骨料包括经过整形的玄武岩、辉绿岩、天然碎石和天然软石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细骨料包括天然砂、人工砂和工业渣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快速抢修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制备上述的快速抢修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照每立方米混凝土配置选取400~550kg的特种水泥、100~200kg的水泥、50~100kg的矿粉、100~200kg的石膏、750~1000kg的粗骨料、700~1000kg的细骨料、1~25kg的聚羧酸类混凝土减水剂以及0~5kg的VAE乳液;
S2、将选取的原料置于干粉砂浆混料系统内搅拌3~6min,形成均质的混凝土成品;
S3、将混凝土成品通过包装机进行袋装完成包装。
该快速抢修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用作桥梁伸缩缝混凝土、断面加厚混凝土或在空间狭小、动载条件下混凝土。
该快速抢修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超早强、无收缩、高耐磨、高粘结、高韧性、高耐冲击性、高耐久和高和易性的特点,有效地填补了混凝土原材料行业的空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美创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浙江交工高等级公路养护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美创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浙江交工高等级公路养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02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