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8079.3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2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于亮;张亮;盛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育康清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0 | 分类号: | A24F40/40;A24F40/42;A24F40/46;A24F40/50;A24F40/10 |
代理公司: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金一娴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溶胶 产生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涉及气溶胶生产技术领域,气溶胶产生系统包括壳体,其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气溶胶发生基质的空腔,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气体进口;第一气流通道,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其进气端与所述气体进口连通,出气端与所述空腔连通;第二气流通道,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其进气端与所述气体进口连通,出气端与所述空腔连通;发热单元,其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用于对所述气溶胶发生基质进行加热。本发明中的气溶胶产生系统不仅可以通过抽吸的方式产生气溶胶,也可以自动产生气溶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用不同的工作模式,使用方便灵活;气溶胶产生系统自动产生气溶胶的方式,极大扩大了该系统的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溶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的日益关注,人们都意识到烟草对人们身体是有很大危害的,因此,产生了称为“电子烟”的产品。
电子烟又名虚拟香烟、电子雾化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仿真香烟电子产品,其主要是通过雾化烟油,从而产生“烟雾”,电子烟相较于传统香烟而言,除了有相近的外观及味道,其甚至比一般传统香烟的口味更多。但电子烟烟液或烟油中不含有尼古丁或焦油等有害物质,当香烟消费者抽吸这种电子烟时,可以避免有害物质的摄入,又可以满足人们的抽烟习惯,成为戒烟用品或香烟的代用品。此外,电子烟通过烟油被雾化,将含有烟油和香精的溶液雾化成微粒,通过肺部吸收,同时吐出模拟烟雾,而不含香烟中的焦油和其他有害成分,也不会产生二手烟,亦不会弥漫或缭绕在密闭空间中,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群使用电子烟来替代传统香烟。
电子烟中其实就是一个雾化装置,也就是气溶胶产生装置,现有技术中的雾化装置一般是通过在气流通道内靠近进气孔处设置传感器来检测用户的抽吸动作而控制电子烟的开/关,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雾化装置至少存在下列问题之一,第一是现有技术中的传感器灵敏度不高,需要用户较为用力抽吸,使得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流动引起气压变化,传感器才能检测到。第二,现有技术中由于发热件也位于气流通道内且传感器位于发热件和进气孔之间,使得用户的抽吸会受到发热件的阻碍,用户抽吸会较累。第三,现有技术中的雾化装置需要用户采用抽吸的方式来产生气流,不能自动产生气流,限制了应用范围。第四,现有技术中的雾化装置的出雾口是水平设置,从而只能水平出雾,使用角度受限,从而限制了雾化装置的应用范围。
中国专利CN109330031A公开了一种电子烟,包括雾化组件、电池组件、控制器以及气压传感器等。中国专利CN105935155A公开了一种电子烟,包括发热件、传感器以及气流通道,发热件设置在气流通道中。以上两个专利的就是传感器来检测用户的抽吸动作而控制电子烟的开/关,并且只能通过抽吸的方式来产生气流,不能自动产生气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包括:
壳体,其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气溶胶发生基质的空腔,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气体进口;
第一气流通道,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其进气端与所述气体进口连通,出气端与所述空腔连通;
第二气流通道,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其进气端与所述气体进口连通,出气端与所述空腔连通;
发热单元,其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用于对所述气溶胶发生基质进行加热。
作为优先技术方案,还包括:
供气单元,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且与所述空腔连通,用于向所述空腔提供气体;
第一控制单元,其与所述发热单元、所述供气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热单元和所述供气单元的启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育康清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育康清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80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