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目标对象身份标识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7662.2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8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潘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1 | 分类号: | G06F2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张丹红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 对象 身份 标识符 确定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对象身份标识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目标对象的原始ID信息,其中,所述原始ID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原始ID和所述目标对象的状态,所述目标对象的状态包括:生成状态、消失状态和已存在状态;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所述目标对象的状态为所述生成状态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所述原始ID和接收到所述原始ID信息时的时间戳信息生成所述目标对象的最终ID并保存生成的所述最终ID;在所述目标对象的状态为所述消失状态或所述已存在状态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所述原始ID查找保存的对应于所述原始ID的最终ID作为所述目标对象的最终ID。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目标对象身份标识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身份标识码(Identity,简称为ID)也可以称为序列号或账户,是某个体系中为了标识目标对象的相对唯一的编码。
随着图像处理在民用和商用领域的广泛应用,目标跟踪在智能视频监控、自动驾驶和无人超市等领域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目标跟踪系统生成的目标对象需要一个标识来确定某个目标对象的唯一性,即需要一个在系统指定范围内的唯一性目标对象ID。在一些目标跟踪的实际应用中,产生的目标对象ID在设备重启后会清零并重新开始计数。然而在一些应用场景下,应用端会对目标对象ID进行记录和统计,需要保证目标对象ID唯一且不会随着设备重启而清零,而且是线性累加的,否则会导致应用端统计结果的异常。
实际上,不仅仅是在目标跟踪系统中,在很多应用场景下都会要求目标对象的ID具有同一目标多次输入所产生的目标对象ID唯一的特性,然而,相关技术中尚未提供具有这样特性的目标对象ID的生成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对象身份标识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保证目标对象的ID具有同一目标多次输入所产生的目标对象ID唯一的特性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对象ID的确定方法,包括:接收目标对象的原始ID信息,其中,所述原始ID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原始ID和所述目标对象的状态,所述目标对象的状态包括:生成状态、消失状态和已存在状态;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所述目标对象的状态为所述生成状态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所述原始ID和接收到所述原始ID信息时的时间戳信息生成所述目标对象的最终ID并保存生成的所述最终ID;在所述目标对象的状态为所述消失状态或所述已存在状态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所述原始ID查找保存的对应于所述原始ID的最终ID作为所述目标对象的最终ID。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所述原始ID和接收到所述原始ID信息时的时间戳信息生成所述目标对象的最终ID包括:根据所述时间戳信息生成时间编码,其中,所述时间编码随着所述时间戳信息中的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将所述原始ID中的至少部分比特位与所述时间编码组合,构成所述目标对象的最终ID。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时间戳信息生成时间编码包括:确定所述时间编码其中,Ai表示所述时间戳信息中的第i个信息值,Wi表示所述第i个信息值对应的归一化因子,N表示所述时间戳信息中包含的信息值的个数。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时间戳信息中包含的信息值包括:月份信息M,其中,M的取值范围为[0,11],M对应的所述归一化因子为DM×1440,DM表示当前月份M对应的总天数;日期信息d,其中,d的取值范围为[0,DM+1-1],d对应的所述归一化因子为1440;时针信息h,其中,h的取值范围为[0,23],d对应的所述归一化因子为60;分针信息m,其中,m的取值范围为[0,59],m对应的所述归一化因子为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76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