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鼻部塑形参考数据选择平台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7155.9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9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兆英 |
主分类号: | A61F2/18 | 分类号: | A61F2/18;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部塑形 参考 数据 选择 平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鼻部塑形参考数据选择平台及方法,所述平台包括:逐项辨识机构,用于对每一个整容参考的鼻体形状图案执行以下动作:将鼻部子图像与鼻体形状图案进行内容的相似度分析,以获得对应的相似度百分比;图案选择设备,与所述逐项辨识机构连接,用于将相似度百分比最高的鼻体形状图案作为整容参考图案输出。本发明的鼻部塑形参考数据选择平台及方法设计紧凑、具有一定的参考性。由于能够自动对当前待鼻部塑形的人员的鼻部成像特征进行分析,以从多个整容参考的鼻体形状图案中选择最适合当前待鼻部塑形的人员的鼻形的图案用于供鼻部塑形使用,从而保证了鼻部整容的效果,减少了动刀的幅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部整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鼻部塑形参考数据选择平台及方法。
背景技术
整形外科虽然是一个新兴专业,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整复体表缺陷的手术可追溯到古代。例如公元前中国晋书上就有唇裂的记载,公元前6~7世纪印度即有鼻再造与耳垂修复的记载。19世纪从事整形外科手术者日益增多,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皮片移植的出现及许多有关整形手术的著作问世,对整形外科向专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20世纪初期在治疗一战中以颌面部损伤占重要作用。
整形外科学(plastic surgery)的治疗范围主要是皮肤、肌肉及骨骼等创伤、疾病、先天性或后天性组织或器官的缺陷与畸形。治疗包括修复与再造两个内容.以手术方法进行自体的各种组织移植,也可采用异体、异种组织或组织代用品来修复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组织缺损或畸形,以改善或恢复生理功能和外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鼻部塑形参考数据选择平台,能够自动对当前待鼻部塑形的人员的鼻部成像特征进行分析,以从多个整容参考的鼻体形状图案中选择最适合当前待鼻部塑形的人员的鼻形的图案用于供鼻部塑形使用,从而保证了鼻部整容的效果,减少了动刀的幅度。
为此,本发明需要具备以下两处重要的发明点:
(1)对每一个整容参考的鼻体形状图案与当前待整容人员的鼻部成像图像进行内容的相似度分析,并将相似度百分比最高的鼻体形状图案作为整容参考图案以供整容工作人员使用;
(2)具体地,对每一个整容参考的鼻体形状图案与当前待整容人员的鼻部成像图像进行内容的相似度分析包括:分别对所述鼻部成像图像和所述鼻体形状图案进行尺寸归一化处理以分别获得对应的第一归一化图案和第二归一化图案,将所述第一归一化图案或所述第二归一化图案中的类似像素点总数占据全部像素点总数的百分比作为所述相似度百分比。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鼻部塑形参考数据选择平台,所述平台包括:
数据捕获机构,用于对当前待整容的人体脸部执行现场的图像数据捕获操作,以获得并输出对应的现场脸部图像;
MMC存储芯片,用于预先存储各个整容参考的鼻体形状图案,所述各种整容参考的鼻体形状图案两两互不相同;
平滑处理设备,与所述数据捕获机构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现场脸部图像执行无缩放变换模糊处理,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平滑处理图像;
内容丰富设备,与所述平滑处理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平滑处理图像执行双线性插值处理,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内容处理图像;
谐波均值滤波设备,与所述内容丰富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图像执行谐波均值滤波处理,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谐波均值滤波图像;
内容截取机构,与所述谐波均值滤波设备连接,用于基于鼻部成像特征对谐波均值滤波图像中截取出只包括鼻部对象的鼻部子图像;
逐项辨识机构,分别与所述MMC存储芯片和所述内容截取机构连接,用于对每一个整容参考的鼻体形状图案执行以下动作:将所述鼻部子图像与所述鼻体形状图案进行内容的相似度分析,以获得对应的相似度百分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兆英,未经王兆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71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