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硝化深床滤池脱氮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6352.9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1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景香顺;李鑫玮;李凌云;林虹;李中杰;孙海良;王矩;郭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肖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化 滤池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硝化深床滤池脱氮处理系统及方法,涉及污水处理系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反硝化深床滤池因设置了承托层而导致增加池深和投资成本,且布水布气系统均匀性差的技术问题,该系统包括滤池,滤池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超高区、过滤水头区、滤料区、气水分布系统和集水渠,气水分布系统包括位于上部的不锈钢滤网和位于下部的管道,不锈钢滤网上方直接承托滤料,管道延伸至集水渠并与集水渠相连通,不锈钢滤网呈纵截面为半圆弧形结构。本发明采用了半圆弧形不锈钢滤网和管道作为布水分布系统,直接承托滤料,省去了承托层的设置,减小了滤池高度和投资费用。同时,不锈钢滤网的覆盖面积大使布水布气更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硝化深床滤池脱氮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战略推进,污水排放标准进一步趋严,城镇污水处理提标改造成为大势,其中尤以总氮指标的深度去除为重点和难点。反硝化深床滤池是深度脱氮的技术选择之一,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相比于其他深度处理工艺,反硝化深床滤池集过滤与脱氮功能为一体,在滤料维护成本和脱氮效率方面略有优势,管理相对简单。而且反硝化深床滤池在反冲洗用水量、占地和能耗等方面均具有优势。其全生命周期成本相对较小,技术经济性较优,多适用于污水的深度脱氮处理。
然而,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反硝化深床滤池池内都有承托层,增加了池深,加大了投资成本;布水布气均匀性有待提升;另外,在针对碳源投加量的控制中,通常未考虑到进水中含有的溶解氧以及进水过程中跌水产生的溶解氧对碳源的消耗,导致碳源投加量不准确,最终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佳。另外,现有的反硝化深床滤池对于整个处理流程的自动化整合程度较低,导致运行过程复杂,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硝化深床滤池脱氮处理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反硝化深床滤池因设置了承托层而导致增加池深和投资成本,且布水布气系统均匀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反硝化深床滤池脱氮处理系统,包括滤池,所述滤池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超高区、过滤水头区、滤料区、气水分布系统和集水渠,所述气水分布系统包括位于上部的不锈钢滤网和位于下部的管道,所述管道的顶部与所述不锈钢滤网形成连接,所述不锈钢滤网的上方能够直接承托所述滤料区的滤料,所述管道能够延伸至所述集水渠并与所述集水渠相连通,其中,所述不锈钢滤网呈纵截面为半圆弧形结构。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清水池、碳源投加系统以及PLC控制器,其中,在所述滤池的进水处设有进水硝氮在线检测仪和溶解氧仪;所述碳源投加系统包括碳源储罐、碳源加药计量泵和碳源混合池,所述滤池连接所述碳源混合池,所述碳源混合池通过加药管连接所述碳源加药计量泵和所述碳源储罐;所述碳源混合池还连接进水管路,在所述进水管路上设有进水泵和进水流量计;
所述碳源加药计量泵、所述进水硝氮在线检测仪、所述溶解氧仪和所述进水流量计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相连接,以便所述PLC控制器能够基于进水流量计所反馈至其的进水量信号、所述进水硝氮在线检测仪反馈至其的进水硝氮浓度信号、所述溶解氧仪反馈至其的滤池溶氧量信号以及出水硝氮的目标值而得出碳源投加量值,并将碳源投加量值的输出信号反馈至所述碳源加药计量泵,进而使所述碳源加药计量泵控制一定量的碳源自碳源储罐加入至所述碳源混合池。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滤池的上方还设有滤池超声波液位仪,在所述滤池的出水管路上设有出水调节阀,
其中,所述滤池超声波液位仪和所述出水调节阀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相连接,用于使所述PLC控制器能够基于所述滤池超声波液位仪反馈至其的液位信号并通过控制所述出水调节阀的开度以保持所述滤池内的液位恒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63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