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混凝土复合路面结构的适用性判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5984.3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5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邱建波;石红星;李迎民;刘刚;董月振;武彦龙;郭广生;蔡轩;秦家禄;闫伟;潘新涛;郑韶光;杨柏顺;邢增楠;杨超;林红星;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华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5 | 分类号: | E01C7/35;E01C23/01;C04B26/26;C04B28/00;G06F3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混凝土 复合 路面 结构 适用性 判定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泥混凝土复合路面结构的适用性判定方法,涉及公路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将水泥混凝土层和沥青混凝土薄层相结合,既能够具有足够的支撑,又能够提升路面的行车舒适性,使用沥青混凝土薄层能够减少用料,节省资源;该结构包括水泥混凝土层和铺装在其上的沥青混凝土薄层;所述水泥混凝土层厚度不低于20cm,所述沥青混凝土薄层厚度为0.6‑3cm;所述水泥混凝土层与所述沥青混凝土薄层之间撒布固含量大于65%的乳化沥青粘层。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新建和改造的过程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泥混凝土复合路面结构及其适用性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水泥路面行车舒适性不足,所以在其上铺装沥青层成为提高行车舒适性的趋势。而白改黑是一个技术难题,如果太厚的沥青混凝土层,容易导致压密、剪切以及推移性车辙,同时还会有坑槽,剥落等病害。如果太薄,容易发生粘结强度不够,面层剥落的情况。
水泥复合路面常用有俩种方案:铺筑两层沥青混凝土结构,缺点是价格高,浪费材料,而且病害多;薄层方案则容易发生粘不住,剥落等问题。
对于重载路面,尽管水泥混凝土层承载力足够,但面层却成了薄弱环节,尤其是很多一二级公路中面层沥青混凝土不做改性,更容易发生病害。因此取消中面层,直接铺装薄层成为合适的方案。同时,这对于沥青薄层的要求会比较高,不是所有的水泥路面都可以铺装薄层铺装,如何解决适用性问题,则需要有新的判定方法。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水泥混凝土复合路面结构及其适用性判定方法来应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或减轻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泥混凝土复合路面结构及其适用性判定方法,将水泥混凝土层和沥青混凝土薄层相结合,既能够具有足够的支撑,又能够提升路面的行车舒适性,使用沥青混凝土薄层能够减少用料,节省资源。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泥混凝土复合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白改黑结构包括水泥混凝土层和铺装在其上的沥青混凝土薄层;
所述水泥混凝土层厚度不低于20cm,所述沥青混凝土薄层厚度为 0.6-3cm;所述水泥混凝土层与所述沥青混凝土薄层之间铺设固含量大于 65%的乳化沥青粘层;
所述沥青混凝土薄层中的沥青采用高粘沥青或者复配SBS改性沥青。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沥青混凝土薄层具体是厚度为0.6-1cm的微表处、厚度为1.5-2.5cm 的NovaChip、厚度为2.5-3cm的SMA、厚度为2.5-3cm的OGFC、厚度为1-2cm的多功能薄层或者厚度为0.6-3cm的其他细粒式沥青混合料薄层。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多功能薄层的厚度为1.5-2cm时,其制备原料包括粒度为5-10mm的硬质石料、粒度为0-3mm的石屑、矿粉和沥青;
所述多功能薄层的厚度为1-1.5cm时,其制备原料包括粒度为5-8mm 的硬质石料、粒度为0-3mm的石屑、矿粉以及沥青。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微表处铺筑的过程为:在所述水泥混凝土层上喷洒快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在快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破乳后采用稀浆封层车摊铺微表处薄层。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NovaChip的铺筑过程为:在所述水泥混凝土层上喷洒改性乳化沥青粘层,并使用同步摊铺设备在喷洒粘层的同时同步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摊铺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为160度以上。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OGFC采用同步摊铺工艺或者分步摊铺工艺进行铺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华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华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59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