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回收的管腔内植入装置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5786.7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3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曾德慧;兰娟;胡晓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信立泰生物医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82 | 分类号: | A61F2/82;A61F2/86;A61F2/9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回收 管腔内 植入 装置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可回收的管腔内植入装置,包括:多个纵向延伸的支撑杆,以及在非纵向方向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压握杆,所述多个支撑杆在一周向排列并与压握杆连接构成可被径向压缩的弹性支撑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一端侧的回收部,所述回收部包括线状的柔性件和设置于各支撑杆相应端部用于定位所述柔性件的定位结构,所述柔性件通过所述定位结构连接各支撑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内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各支撑杆端部杆体上设置的固定孔和/或端部杆体弯曲形成的固定钩,所述柔性件通过所述固定孔和/或固定钩连接所有支撑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腔内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顺序或非顺序的串联各支撑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腔内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腔内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穿过各支撑杆同端侧的固定孔并首尾连接,从而连接各支撑杆;或者,所述柔性件首尾连接并被束缚于各固定钩的钩弯内;或者,所述柔性件绑定于所述固定孔或固定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内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被所述定位结构限定呈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内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以上的压握杆设有压握结构,所述压握杆的压握结构呈“V”形、“Ω”形、“W”形或“U”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内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在临近其两端中至少一端的部分设置有向弹性支撑体外侧突出的弯曲段,各支撑杆在同端侧的所述弯曲段组合构成所述弹性支撑体的嵌压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腔内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在临近其两端的部分分别设置有向弹性支撑体外侧突出的弯曲段,各支撑杆在两端侧的所述弯曲段组合分别构成所述弹性支撑体的第一嵌压部和第二嵌压部,所述第一嵌压部和第二嵌压部具有相同或不同大小的外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腔内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端部杆体向弹性支撑体内侧弯曲形成用于定位所述柔性件的定位结构固定钩,所述支持杆杆体由构成嵌压部的所述弯曲段直接过渡为所述固定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腔内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钩由所述支撑杆杆体自所述弯曲段的外凸缘向弹性支撑体内侧弯曲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管腔内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弹性支撑体的径向,所述固定钩位于所述多个支撑杆的中间段围成的内周之外。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内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体在非受束缚状态时,所述柔性件处于张紧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内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为基本无拉伸弹力的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内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为金属线或高分子聚合物线,优选为生物可吸收线,例如生物体内可降解聚合物线。
16.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动脉内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脉内植入装置为权利要求1-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管腔内植入装置,并且,其在所植入的动脉内改变动脉壁的张紧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动脉内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或以上的支撑杆构成的弹性支撑体,所述弹性支撑体具有基本为矩形、梯形或其它多边形的截面轮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信立泰生物医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信立泰生物医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57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