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振式矿物分选系统及其分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5307.1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1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谢君科;曾涛;柳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B4/02 | 分类号: | B03B4/02;B03B5/3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小彬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振式 矿物 分选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振式矿物分选系统及其分选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无法高效地对多密度矿物进行分选富集的技术问题。激振式矿物分选系统包括选矿装置、流化床、矿物分选装置、选矿水箱和空气压缩机。分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启动第一水泵和空气压缩机,同时关闭精矿出口,选矿水箱内选矿水进入选矿装置;步骤2、当选矿水从尾矿出口处溢出后,启动搅拌电机,同时开启进矿口并启动激振电机,进矿口为选矿装置内输送待分选矿物,高密度精矿即可在相应精矿富集区内富集。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高效地对多密度矿物进行分选富集,同时还具有设备制作成本低、对环境友好无污染的特点,其适用于不同组分不同密度矿物的分选与富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密度矿物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振式矿物分选系统及其分选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矿物分选,通常是采用单一的化学浮选药剂法、超重力、磁选法等传统工艺进行,药剂浮选对环境不友好,其污染大,超重力设备笨重,仅对高密度矿物比较有效,而磁选法利用矿物之间的磁性不同,在不均匀磁场中进行选择,选矿品种单一。综上所述,传统矿物分选存在分选难度大、成本高、以及对环境不友好的缺陷,其很难高效地对多密度矿物进行分选富集。
因此,设计一种激振式矿物分选系统及其分选方法,以高效地对多密度矿物进行分选富集,成为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激振式矿物分选系统及其分选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无法高效地对多密度矿物进行分选富集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激振式矿物分选系统,包括用于对矿物进行初步分选以去除矿物中尾矿的选矿装置,设于选矿装置内用于对剩余矿物再次分选以获得高密度矿物的流化床,以及从所述选矿装置接出用于对高密度矿物进行精选以对其中不同密度矿物进行分选富集的矿物分选装置;选矿装置连接有用于为其提供选矿水的选矿水箱,流化床连接有空气压缩机。
进一步地,选矿装置包括第一选矿箱、从第一选矿箱接出的第二选矿箱、以及从第二选矿箱接出的第三选矿箱,流化床位于第三选矿箱内,选矿水箱接入至第一选矿箱,第一选矿箱上设有进矿口和选矿机构;优选地,选矿装置底部设有选矿装置支座,选矿装置通过选矿装置支座固定于地面。
进一步地,第一选矿箱内设有矿物收集室、第一选矿室和第一矿物回流室,矿物收集室和第一矿物回流室分列于第一选矿室两侧,选矿机构位于第一选矿室内;优选地,矿物收集室与第二选矿箱之间连通有第二选矿箱入水口;优选地,第一选矿室与第二选矿箱之间连通有第一选矿室入水口;优选地,第一矿物回流室与第二选矿箱之间连通有第一回流水入水口;优选地,第一选矿室和第一矿物回流室之间连通有回流管。
进一步地,选矿机构包括设于第一选矿室内壁上的矿物分离环,开设于矿物分离环上并且连通至矿物收集室的矿物分离出口,以及用于驱动第一选矿室内矿水离心旋转的驱动机构;优选地,选矿机构还包括风选机构,风选机构包括开设于矿物收集室和第一选矿室之间隔板上的风选入风口,以及与风选入风口相连通的进风通道,进风通道上设有风道进气阀,进风通道通过管道与空气压缩机连接;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第一选矿箱上的搅拌电机,与搅拌电机相联接的搅拌电机变速箱,位于第一选矿室内并与搅拌电机变速箱相联接的上搅拌轴,以及安装于上搅拌轴上的上搅拌桨。
进一步地,第二选矿箱内设有矿水进料室、第二选矿室和第二矿物回流室,矿水进料室和第二矿物回流室分列于第二选矿室两侧,矿水进料室与第二选矿室之间的隔板上分布有使矿水进料室内矿水进入第二选矿室内的矿水流动微孔,第二选矿室内设有次驱动机构;优选地,第二选矿箱入水口连通于矿水进料室和矿物收集室之间;优选地,第一选矿室入水口连通于第二选矿室和第一选矿室之间;优选地,第一回流水入水口连通于第一矿物回流室与第二矿物回流室之间;优选地,次驱动机构包括位于第二选矿室内并通过转动轴承与上搅拌轴相联接的下搅拌轴,以及安装于下搅拌轴上的下搅拌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轻化工大学,未经四川轻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5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