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温控型储能设备电芯、叠层电芯和复合动力电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2443.5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3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明;辛民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九环新越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4 | 分类号: | H01M4/64;H01M10/0585;H01M10/48;H01M10/613;H01M10/654;H01M10/6567;H01G11/72;H01G11/18 |
代理公司: | 重庆航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7 | 代理人: | 胡小龙 |
地址: | 2661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温控 型储能 设备 叠层电芯 复合 动力 | ||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首先提出了一种可调温控型储能设备电芯,包括电芯本体,所述电芯本体内间隔设有至少两片集流体,所有的所述集流体中包括位于两端的两片端部集流体,两片所述端部集流体中,至少有一片所述端部集流体背向另一片端部集流体的侧面上设有温控骨架,所述温控骨架内或所述温控骨架与对应的所述端部集流体之间设有若干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介质通道。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调温控型储能设备叠层电芯和复合动力电芯。本发明的可调温控型储能设备电芯、叠层电芯和复合动力电芯,能够调节和控制电芯内部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储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为一种可调温控型储能设备电芯、叠层电芯和复 合动力电芯。
背景技术
锂电池发热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经常出现在使用锂电池作为电源的手机、笔记本 电脑等无线家用电器中,由于锂电池在放电时电池内部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 导致电池温度升高,使我们用手触摸时会感觉到温度,这在大多数锂电池中属普遍现象。
发热现象对锂电池的危害主要有:
1、电池长时间过度发热会导致内部机件温度升高,影响机件的正常工作;
2、电池长时间发热会使电池本身的热量增加,如果是密封的电池,会使其内部空气剧烈 膨胀,导致电池象外突起,严重的会使电池爆炸;
3、电池长期过度发热会加速产品本身的老化进程,缩短其寿命。
在实际运用中,电池一般会放置于一个密封的箱体内,锂电池产生的热量若无法通过箱 体及时排除,则会导致箱体内的温度升高,存在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温控型储能设备电芯、叠层电芯和复合动力 电芯,能够调节和控制电芯内部的温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首先提出了一种可调温控型储能设备电芯,包括电芯本体,所述电芯本体内间隔 设有至少两片集流体,所有的所述集流体中包括位于两端的两片端部集流体,两片所述端部 集流体中,至少有一片所述端部集流体背向另一片端部集流体的侧面上设有温控骨架,所述 温控骨架内或所述温控骨架与对应的所述端部集流体之间设有若干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 介质通道。
进一步,位于两片端部集流体之间的集流体为中间集流体;
当中间集流体的数量为0时,该两片所述端部集流体相向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活性材 料层和第二活性材料层,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与第二活性材料层之间设有电解质;
当中间集流体的数量大于1时,相邻两片所述中间集流体相向的侧面上或相邻的所述中 间集流体与端部集流体相向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活性材料层和第二活性材料层,所述第一 活性材料层与第二活性材料层之间设有电解质。
进一步,所述中间集流体的两侧侧面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和第二活性材料层, 或所述中间集流体的两侧侧面上同时设有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或第二活性材料层。
进一步,所述电芯本体内的全部或部分集流体上设有温度检测单元。
进一步,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集流体侧面上的温度检测点,所述温度检测 点位于所述集流体的中部,且所述温度检测点上设有材质与所述集流体不同的热敏材料,所 述集流体上与所述温度检测点一一对应设有材质与所述集流体不同的温度检测线,所述温度 检测线的一端与所述热敏材料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集流体的边缘。
进一步,所述热敏材料采用半导体热敏材料、金属热敏材料、合金热敏材料、金属氧化 物热敏材料、金属复合层材料或金属异质结热敏材料;
所述半导体热敏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单晶半导体、多晶半导体、玻璃半导体和有机半导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九环新越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九环新越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24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