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活垃圾处理用脱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1468.3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8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传爱 |
主分类号: | B30B9/20 | 分类号: | B30B9/20;B30B15/00;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赵荣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处理 脱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处理用脱水装置,涉及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领域,主要为了解决现有装置仅仅通过旋转离心力脱水,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包括筒体、同心转动安装于筒体内的脱水网筒、搅动脱水网筒内垃圾的搅动单元和用于带动脱水网筒转动的动力单元,所述搅动单元包括转轴、带动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外螺纹套、内螺纹套、第一连杆、第一搅动轴、第二搅动轴和挤压辊,设有搅动单元和动力单元,驱动机构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第一搅动轴公转,第一搅动轴通过连接套带动第二搅动轴公转,连接套通过第二连杆带动挤压辊公转,挤压辊转动时与脱水网筒内壁配合对生活垃圾进行挤压脱水,搅动范围大,效率高,有助于提高脱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生活垃圾处理用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集市贸易与商业垃圾、公共场所垃圾、街道清扫垃圾及企事业单位垃圾等。
生活垃圾中一般含有很多的水分,需要去除水分后再进行后续的处理,现有的生活垃圾脱水装置一般仅仅通过旋转离心力进行脱水,脱水速度慢,效率低,内部的水分无法充分排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垃圾处理用脱水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活垃圾处理用脱水装置,包括筒体、同心转动安装于筒体内的脱水网筒、搅动脱水网筒内垃圾的搅动单元和用于带动脱水网筒转动的动力单元,筒体底部连接有排水管,脱水网筒的筒壁顶部设有进料口,筒壁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搅动单元包括转轴、带动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外螺纹套、内螺纹套、第一连杆、第一搅动轴、第二搅动轴和挤压辊,所述脱水网筒内同心竖直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顶端贯穿脱水网筒以及筒体顶部并延伸至筒体上方,驱动机构安装于筒体上且驱动连接转轴,转轴与脱水网筒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中部前后侧均转动安装有第一搅动轴,两根第一搅动轴交叉设置,所述脱水网筒至少一端内壁上固定有套装于转轴外部的外螺纹套,所述外螺纹套上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套,所述内螺纹套两侧均铰接有第一连杆,两根第一连杆另一端分别与两根第一搅动轴铰接,第一搅动轴两端均铰接安装有连接套,位于转轴同一侧的两个连接套之间活动穿入连接有第二搅动轴,位于转轴同一侧的两个连接套上均铰接有第二连杆,两根第二连杆另一端均与竖直设置的挤压辊铰接,两根第二连杆对称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脱水网筒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与筒体内壁接触的多个支撑滑轮。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正反转电机和齿轮副,正反转电机固定安装于筒体顶部,正反转电机通过齿轮副驱动连接转轴。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搅动轴和第二搅动轴均内部中空且环向均匀开设有喷气孔,转轴顶端穿入并转动连接有热风管,热风管另一端与热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所述转轴内腔通过软管分别与第一搅动轴和第二搅动轴内腔连通。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搅动轴上均匀固定有粉碎刀片,所述第二搅动轴两端均安装有第一扇叶。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第一锥齿轮、传动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转轴位于脱水网筒外部的轴段上固定有第一锥齿轮,筒体内位于第一锥齿轮靠近脱水网筒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传动锥齿轮,脱水网筒的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与传动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上开设有供转轴穿过的通孔。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挤压辊内部中空且竖直转动安装有转杆,转杆两端分别延伸至挤压辊外部,转轴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扇叶,挤压辊内位于转杆靠近脱水网筒筒壁的一侧滑动安装有毛刷板,毛刷板与挤压辊的内腔壁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毛刷板的毛刷穿过挤压辊侧壁上的穿孔并延伸至挤压辊外部,转杆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凸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传爱,未经李传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14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模块化关节的双足机器人下肢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压变频调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