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式节能空调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0701.6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1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美;倪瑞泽;郑学林;方秀秀;马燕平;唐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64;F24F11/65;F24F11/77;F24F11/84;F24F11/85;F24F11/89;F24F110/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成秋丽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节能 空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节能空调,包括冷水水箱和水冷板换,第一冷水泵球阀、第一防震锁头、冷水泵、第二防震锁头和第二冷水泵球阀,第四电磁阀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有室内设备四、室内设备三、室内设备二、室内设备一和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有高压传感器、变频制冷剂泵、低压传感器、第二电磁阀,低压传感器通过管道连接有风冷冷凝器,风冷冷凝器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室外风机,且风冷冷凝器通过管道连接有单向阀,单向阀通过管道连接有过滤器,过滤器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五电磁阀。采用室外高温采用水冷多联热管模式,室外低温采用变频制冷剂泵模式,分利用自然冷源更佳节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空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式节能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通信网络节能减排工作已经成为考核各运营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节能减排和低成本运营的双重指标压力下,电信运营企业节能减排工作重点主要是减少电力能源的消耗。对于综合枢纽地区的节能减排工作最主要的是降低通信主设备和空调的耗能,高低压系统和通信电源的节能也不容忽视。首先要确保各类通信设备处于最佳的节能工作状态,这就需要合理配置通信网络设备系统容量,提高电力设备输入功率因数,科学治理电路中谐波的危害,其次是要直接和间接利用自然冷源,最大限度地降低机房空调的耗电量。电信运营企业通过近几年持续的节能减排产品推广和应用,已经明确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和方向,那就是空调设备的节能,其节能潜力巨大,是节能的重要环节。随着高功率密度技术的应用,云计算和IDC的发展,机房空调几乎已经占总耗电量的50%以上。目前对于机房空调已经有很多成熟的应用技术,包括变频节能、冷凝器雾化喷淋,空调冷水机组水处理节能技术、乙二醇节能机组、湿膜加湿节能技术、氟泵节能技术和群控节能技术等。
对于如今的空调系统大多都是泵和压缩机结合的形式,形式略微单一,不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现在使用的全年制冷的散热设备间的空调大多数是风冷型的空调,在许多高纬度的地区往往很多时候室外的温度低于室内温度,热量随着温度梯度自发地向室外扩散转移,利用空调压缩制冷循环进行热量的转移是对能源极度的浪费。而对于单独制冷剂泵的运行可以重复利用室外自然冷源,通过制冷剂泵提供动力能够高效节能,把室外侧的低温制冷剂迁移到室内侧与高温热源进行热交换;但是制冷剂泵一般只能用于制冷剂液体,而对于制冷剂气体无法完成迁移,容易造成制冷剂泵“气死”的现象出现,导致制冷剂泵无法工作。同时制冷剂泵应当保持一个合适的压差区间运行工作。泵的前后压差越大,制冷剂泵的功率将会提升很多,但是不节能;泵的前后压差越小,会导致制冷剂的流量不够,则给室内侧的供冷不够,导致机房设备的温度较高。所以要通过室外风机和制冷剂泵的两者直接的控制,才能使制冷剂泵高效、节能的运行。为此,提出一种复合式节能空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节能空调,解决了对于如今的空调系统大多都是泵和压缩机结合的形式,形式略微单一,不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现在使用的全年制冷的散热设备间的空调大多数是风冷型的空调,在许多高纬度的地区往往很多时候室外的温度低于室内温度,热量随着温度梯度自发地向室外扩散转移,利用空调压缩制冷循环进行热量的转移是对能源极度的浪费。而对于单独制冷剂泵的运行可以重复利用室外自然冷源,通过制冷剂泵提供动力能够高效节能,把室外侧的低温制冷剂迁移到室内侧与高温热源进行热交换;但是制冷剂泵一般只能用于制冷剂液体,而对于制冷剂气体无法完成迁移,容易造成制冷剂泵“气死”的现象出现,导致制冷剂泵无法工作。同时制冷剂泵应当保持一个合适的压差区间运行工作。泵的前后压差越大,制冷剂泵的功率将会提升很多,但是不节能;泵的前后压差越小,会导致制冷剂的流量不够,则给室内侧的供冷不够,导致机房设备的温度较高。所以要通过室外风机和制冷剂泵的两者直接的控制,才能使制冷剂泵高效、节能的运行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07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备控制系统、方法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激光房主动式防护电动移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