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腰带皮筋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0060.4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2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贵;徐眉;王雪平;费后法;阮敬其;刘信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利(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H37/08 | 分类号: | A41H37/08;A41H4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腰带 皮筋 牵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腰带皮筋牵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握把和用于牵引皮筋的牵引杆,牵引杆位于握把的一端,牵引杆的外端设有牵引头,牵引头的外端包覆设有限位轴套,牵引杆或牵引头上设有牵引绳。本发明的好处是手持式的腰带皮筋牵引装置,皮筋可连接在牵引绳上,牵引方便,本申请所用的服饰如裙子或裤子,先通过牵引装置完成皮筋在腰带上的牵引后再完成裙子或裤子的环形合拢,由于布料可以平铺,因此在完成条形皮筋牵引时,条形皮筋不会翻折或转动,保证条形皮筋放置到位;相比传统的铁丝勾穿,本申请通过限位轴套的保护牵引杆的端部,防止扎破裤子或裙子,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饰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腰带皮筋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有些裤子或裙子中会设置橡皮筋做成的腰带,目前在服饰的缝纫中,一般是通过用5-10CM的铁丝勾穿,使得裤腰带从裤腰进口穿到裤腰出口需要一段一段的穿,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人工穿裤腰带的效率极低,进而抑制了裤业的快速发展,为此有人研究了固定式穿引皮筋的装置来提高皮筋的穿引效率。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02984434U于2013年6月12日公开的“一种快速穿橡筋的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快速穿橡筋的装置,包括穿线环、锁紧器以及固定座,锁紧器设置在穿线环的一端,固定座设置在穿线环的另一端,锁紧器上开设有便于皮筋头穿过的卡套,卡套内设置有可是收缩并锁紧皮筋头的卡头,当拉动皮筋时,卡头配合卡套将皮筋锁紧在卡套内。
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通过螺丝和固定夹等夹持在工作台面上,环形铁丝结构容易产生晃动,影响皮带牵引效率;2、在实际使用时的高度一般时固定式的,导致不同身高差人群在实际使用时变得极不方便,同时也因工作台的高度不等,为人们的使用制造麻烦;3、现有技术中的腰带皮筋除了传统圆柱形的皮筋,现有扁平的条形皮筋应用更为广泛,条形皮筋在使用时不能弯曲变形,否者会影响穿戴的舒适性,而该申请的环形结构在不增加约束的情况下显然很难控制条形皮筋的转动,不适用于条形皮筋在腰带处的牵引。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腰带皮筋牵引装置,手持式工作,操作方便,提高腰带皮筋的牵引效率,尤其适合条形皮筋的使用。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腰带皮筋牵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握把和用于牵引皮筋的牵引杆,牵引杆位于握把的一端,牵引杆的外端设有牵引头,牵引头的外端包覆设有限位轴套,牵引杆或牵引头上设有牵引绳。
本申请为手持式的腰带皮筋牵引装置,皮筋可连接在牵引绳上,牵引方便,本申请所用的服饰如裙子或裤子,先通过牵引装置完成皮筋在腰带上的牵引后再完成裙子或裤子的环形合拢,由于布料可以平铺,因此在完成条形皮筋牵引时,条形皮筋不会翻折或转动,保证条形皮筋放置到位;相比传统的铁丝勾穿,本申请通过限位轴套的保护牵引杆的端部,防止扎破裤子或裙子,安全性高。
作为优选,牵引头上设有配合限位牵引绳的牵引槽。方便牵引绳的限位,限位轴套包覆限位头后能够防止牵引绳脱出,保证牵引装置使用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牵引绳为环形结构。牵引绳由于是环形结构,可自锁缠紧皮筋,方便皮筋和牵引绳之间的连接,提高皮筋的牵引效率。
作为优选,限位轴套包括包覆牵引头的圆球端面和包覆在牵引杆端部的限位段,牵引头的形状为圆球形,牵引头的直径是牵引杆外端直径的2倍以上。牵引头和圆球端面配合形成的大头结构,通过限位段和牵引杆配合,提高限位轴套的防脱出能力。
作为优选,握把内设有调节孔,牵引杆远离牵引头的一端设有滑动设置在调节孔内的调节杆,调节杆上设有调节齿,握把上设有配合调节齿的齿形滑块,握把侧面设有配合齿形滑块滑动的滑槽。齿形滑块和调节杆齿形啮合,方便完成装配时对齿形滑块和调节杆的位置微调,方便也就是微调牵引杆的位置,在牵引装置使用时,当牵引头被布片卡死时,通过前后移动握把上的齿形滑块就能完成牵引头的位置调节,相比移动牵引杆整体进行位置调节,该调节方式更为精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利(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达利(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00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