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系泊及人员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54972.0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6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东;张进才;吴晨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27/14 | 分类号: | B63B27/14;B63B27/30;B63B2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董婕 |
地址: | 43006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泊 人员 转运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系泊及人员转运装置,其包括:固定于甲板的驱动装置;舷梯,其与驱动装置相连,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舷梯在使用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切换;固定于所述舷梯下方的系泊装置,其包括伸缩结构,且伸缩结构两端均设有磁力吸盘,同时,舷梯处于使用状态时,伸缩结构一端朝向船舷,一端背离船舷。本发明使船与船之间的系泊方便快捷,避免人工系泊,同时有效提高船与船之间人员转运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船舶与补给船之间系泊、人员转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系泊及人员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海上有部分大型船舶是长期驻泊于海上进行采油、观测、施工等活动,所以会经常有补给船进行食物补给的船与船之间的系泊及人员的上下转运。常用的靠泊手段是缆绳系泊,常用人员转运手段是舷梯进行人员转运,但是在海上是随时有波浪作用,船与船之间难以保持相对稳定,舷梯容易发生晃荡造成人员的安全事故,同时通过缆绳的系泊时间比较长,需要人员操作,在波浪情况下也给系泊操作人员带来危险。
因此,急需一种操作方便,系泊、人员转运安全可靠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船用系泊及人员转运装置,以使船与船之间的系泊方便快捷,避免人员操作的危险,同时提高船与船之间人员转运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船用系泊及人员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固定于甲板的驱动装置;
舷梯,其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舷梯在使用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切换;
固定于所述舷梯下方的系泊装置,其包括伸缩结构,且所述伸缩结构两端均设有磁力吸盘,同时,所述舷梯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伸缩结构一端朝向船舷,一端背离所述船舷。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结构包括:筒形结构;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可在所述筒形结构轴向上运动;同时,所述筒形结构两端分别设有在轴向上挡止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挡止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形结构下表面沿轴向还设有导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导轨,并通过滑轮沿所述导轨在所述筒形结构内移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弹性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橡胶块。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通过伸缩油缸与所述磁力吸盘相连。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形结构两端各设有至少两个挡止结构,且两个所述挡止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筒形结构内壁的上下侧;两个所述挡止结构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当所述伸缩油缸完全收缩时,所述磁力吸盘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装置和提升油缸;所述转动装置用于使所述舷梯水平旋转至所需区域;所述提升油缸一端固定于所述转动装置,其另一端与所述舷梯固定,用于升降所述舷梯至所需位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电动机、涡轮、转动平台、支撑结构;所述电动机通过涡轮使转动平台水平旋转;所述支撑结构垂直固定于转动平台,且分别与所述提升油缸和所述舷梯相固定。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舷梯上设有踏步和扶手。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船用系泊及人员转运装置,由于所述系泊装置包括伸缩结构和磁力吸盘,可通过磁力吸盘进行自动系泊,避免了靠人员操作进行系泊从而引发的安全风险。同时由于系泊装置固定于舷梯下方,保证了船与船之间形成一个整体,可以有效的抵消海水的作用力,提高了架设在船与船之间的舷梯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安全、高效地进行人员转运。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4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