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生陶瓷远红外加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4893.X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8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郭怀恩;柯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健正远红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27/21;A47J36/24;A47J36/04;A47J45/06;A47J3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康震 |
地址: | 51014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生 陶瓷 红外 加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生陶瓷远红外加热装置,容器本体为陶瓷材质一体成型,容器本体设置有上端敞口的容纳腔,远红外加热片固定在容器本体的封闭端表面上,底座可拆卸设置在容器本体封闭端,隔热组件设置在远红外加热片背离容器本体封闭端的一侧,底座上设置有五环耦合器母端,五环耦合器母端与远红外加热片电连接,加热座板上设置有五环耦合器子端,五环耦合器子端与五环耦合器母端插接配合。效果为:采用一体成型的容器本体结构,显著简化了加工工艺,通过陶瓷远红外加热的方式,发热快且电能转化热能的效率显著提升,具有较好的保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生陶瓷远红外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陶瓷电加热装置,例如电加热水壶或电加热锅用于加热的容器本体在加工时容器本体的侧壁与容器本体的底面之间为分体式加工,分体式加工需要使用胶水对容器本体底面与容器本体的侧壁进行粘结,长时间使用,因受到加热装置的加热影响,容易产生粘结剂失效的,造成容器本体底面与容器本体的侧壁分离且产生间隙,容易造成污垢和其他杂物等藏在缝隙中,造成对所加热的水或食物产生污染。
此外,现有技术中的陶瓷电热水壶结构复杂,螺丝会与水接触,时间久了会生锈,加热久了以后陶瓷与螺丝产生膨胀导致膨胀系数增大出现部分陶瓷破裂的现象;现有技术产品大多数结构复杂,配件多组装不方便,这也导致维修困;水壶内的螺丝与水长时间接触后容易氧化生锈对人体健康有害,另一方面也会导致膨胀系数增大从而导致陶瓷壶身开裂。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养生陶瓷远红外加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装置热传导效率低且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养生陶瓷远红外加热装置,包括容器本体、远红外加热片、隔热组件、底座和加热座板,容器本体为陶瓷材质一体成型,容器本体设置有上端敞口的容纳腔,远红外加热片固定在容器本体的封闭端表面上,底座可拆卸设置在容器本体封闭端,隔热组件设置在远红外加热片背离容器本体封闭端的一侧,底座上设置有五环耦合器母端,五环耦合器母端与远红外加热片电连接,加热座板上设置有五环耦合器子端,五环耦合器子端与五环耦合器母端插接配合。
进一步地,隔热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隔热棉和云母板,隔热棉设置在远红外加热片背离容器本体封闭端的一侧,云母板设置在隔热棉背离远红外加热片的一侧。
进一步地,底座包括底壳,隔热棉和云母板可拆卸设置在底壳内,底壳的上端与容器本体封闭端可拆卸连接,五环耦合器母端嵌设在底壳的下端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壶嘴和壶盖,容器本体内的容纳腔的敞口端横截面积小于其封闭端的横截面积,容器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壶嘴,壶嘴与容纳腔连通,壶盖用于盖住容纳腔的封闭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壶把手,壶把手固定在容器本体的外侧壁上,容器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浮雕图案层。
进一步地,还包括锅把手,容器本体内的容纳腔的敞口端横截面积大于其封闭端的横截面积,容器本体的敞口端上固定有多个锅把手,多个锅把手绕容纳腔本体的中心线等间隔环形阵列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电极,远红外加热片为矩形片状结构,两个电极设置在远红外加热片相互平行的两个边缘上,远红外加热片边缘处的两个电极通过导线与五环耦合器母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防干烧热敏电阻,防干烧热敏电阻设置在容器本体的封闭端表面上,防干烧热敏电阻位于远红外加热片的旁侧,防干烧热敏电阻用于在热水壶出现干烧时切断电源。
进一步地,还包括探温热敏电阻,探温热敏电阻设置在容器本体的封闭端表面上,探温热敏电阻位于远红外加热片的旁侧,探温热敏电阻用于实时监控水壶内水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健正远红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健正远红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48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