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塞销线圈式电磁感应发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3117.8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8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苏岩;宇昊;解方喜;洪伟;李小平;韩永强;王忠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63/04 | 分类号: | F02B63/04;F02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人***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线圈 电磁感应 发电 系统 | ||
活塞销线圈式电磁感应发电系统,该系统属于活塞往复式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安装在活塞销内的线圈和安装在连杆小头上的磁钢来发电的系统。本发明的实现方式为在活塞销内安装线圈,在连杆的小头安装磁钢,通过线圈切割磁钢产生的磁感线来产生电磁感应现象从而发电。本发明解决了发动机机体与曲轴之间以及曲轴与连杆之间这种存在相对连续单方向高速旋转的零件之间的电能传递。本发明可在现有发动机的基础上对连杆及活塞销进行改动即可,无需修改其他部件,降低了改造成本。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简便。本发明应用广泛,适用于汽油、柴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多种燃料的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活塞往复式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安装在活塞销内的线圈和安装在连杆小头上的磁钢来发电的系统。
背景技术
对活塞往复式内燃机而言,为了提高其热效率等性能,经常会通过随着工况变化而改变发动机的部分系统,而且大多数可变系统都是通过电进行控制以及驱动的。在发动机外围的电控可变机构都比较容易实现信号以及电源的连接,但是发动机内的活塞与发动机机体之间始终存在高速往复运动,电信号以及电源很难连接至活塞上。电控式可变几何活塞可以用于提高发动机热效率的可变压缩比,其中由于发动机机体与电池负极相通,活塞与发动机机体之间无绝缘材料导电,因此活塞上的电控单元的接地端(或负极)可以直接与活塞相连,但是如何将电源引至活塞上是实现该技术的一大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可直接在活塞上产生电能的系统。实现方式为在活塞销(1)内安装线圈(2),在连杆(4)的小头安装磁钢(3),通过线圈(2)切割磁钢(3)产生的磁感线来产生电磁感应现象从而发电。
有益效果:
1.本发明解决了发动机机体与曲轴之间以及曲轴与连杆之间这种存在相对连续单方向高速旋转的零件之间的电能传递。
2.本发明可在现有发动机的基础上对连杆及活塞销进行改动即可,无需修改其他部件,降低了改造成本。
3.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简便。
4.本发明应用广泛,适用于汽油、柴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多种燃料的发动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活塞销线圈式电磁感应发电系统装配剖视图
图2为活塞销线圈式电磁感应发电系统装配示意图
图3为活塞销线圈式电磁感应发电系统装配轴测图
图4为活塞销线圈式电磁感应发电系统装配轴测图(已隐藏活塞)
图5为活塞销线圈装配轴测图
图6为磁钢轴测图
图7为连杆轴测图
其中:1.活塞销2.线圈3.磁钢4.连杆5.活塞6.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活塞销(1)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活塞(5)上,使活塞销(1)和活塞(5)之间不发生相对运动。活塞销(1)的内侧安装有线圈(2),线圈(2)轴线与活塞销(1)轴线垂直,线圈(2)与安装在活塞销(1)或活塞(5)上的储电装置连接(图中已省略),连杆(4)小头有用于安装磁钢(3)的螺纹孔,在连杆(4)的小头两侧通过螺栓(6)固定安装有环状的磁钢(3),磁钢(3)带有与连杆(4)小头的螺纹孔相配合的通孔,且与活塞销(1)同轴,活塞销(1)和线圈(2)从磁钢(3)中穿过。随着发动机的旋转,活塞销(1)和连杆(4)之间发生相对旋转,线圈(2)会切割磁钢(3)的磁感线,从而产生电能,即可为活塞上的电动部件供电。
现在已有电池技术可以克服活塞的高频振动带来的影响,可以在高频振动下稳定工作。现在已有的电池技术中,高温锂电池的耐受温度高达800℃,高温导线的耐受温度高达500℃,而活塞顶的温度约为300℃,活塞底部的温度约为150℃,远低于高温锂电池的最高耐受温度,连杆大头的温度更低于活塞底部的温度,所以存在可以在活塞底部或连杆位置持续正常工作的储电装置,故本发明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31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