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溅式蓄电池生极板化成降温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2278.5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0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兹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兹雄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100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溅式 蓄电池 极板 化成 降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温池,尤其涉及一种防溅式蓄电池生极板化成降温池。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避免水溅到蓄电池的极片上,防止蓄电池漏电的防溅式蓄电池生极板化成降温池。一种防溅式蓄电池生极板化成降温池,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水箱;液位控制机构,所述液位控制机构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液位控制机构用于对所述水箱内的水位进行检测。本发明通过升降机构可以带动水箱向上移动,让水自动接触蓄电池,避免水溅到蓄电池的极片上,从而能够避免蓄电池漏电;通过除水机构可以将蓄电池上残留的水吸掉,避免蓄电池上的水滴到其它的蓄电池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温池,尤其涉及一种防溅式蓄电池生极板化成降温池。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一种能够用充电的方式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的电池,也称二次电池,在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化成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利用化学和电化学反应使极板转化成具有电化学特征的正、负极板,这道工序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蓄电池的性能,蓄电池在化成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所以需要对蓄电池进行降温。
现有技术中,例如公开号为CN20785282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化成冷却水槽,本冷却水槽包括一支架,支架上固定设置有水槽本体,支架上方还设置有一吸热罩,水槽本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若干滚轮一,相邻滚轮一之间具有间隙。人们将蓄电池放入该装置中时,该装置内的水可能会被溅到蓄电池的极片上,导致蓄电池漏电。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我们研发一种可避免水溅到蓄电池的极片上,防止蓄电池漏电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人们将蓄电池放入该装置中时,该装置内的水可能会被溅到蓄电池的极片上,导致蓄电池漏电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避免水溅到蓄电池的极片上,防止蓄电池漏电的防溅式蓄电池生极板化成降温池。
一种防溅式蓄电池生极板化成降温池,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水箱;液位控制机构,所述液位控制机构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液位控制机构用于对所述水箱内的水位进行检测;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水箱上下移动。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栓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控制箱内包括有开关电源、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开关电源为整个装置供电,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电源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电源模块上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源总开关,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上连接有DS1302时钟电路和24C02电路。
进一步说明,液位控制机构包括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栓接于所述底板上靠近所述控制箱的一侧,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第一水泵与控制模块通过外围电路连接;二合一排水管,所述二合一排水管安装于所述水箱上远离所述第一水泵的一侧;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安装于所述二合一排水管上,所述电磁阀与控制模块通过外围电路连接;第一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和第二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均栓接于所述水箱上靠近所述第一水泵的一侧,所述第一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二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都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排水键,所述排水键设置在所述控制箱的上侧,所述排水键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
进一步说明,升降机构包括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分设于所述水箱的两侧,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和控制模块通过外围电路连接;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分设于所述底板顶部两侧,所述第一导杆贯穿所述水箱;第一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固接于所述第一导杆的端部;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至少有四根,均滑动穿接于所述第一放置板上;第二放置板,所述第二放置板固接于所述第二导杆的端部,所述第二放置板上开设有至少十个开口;上升键,所述上升键和下降键均设置在所述控制箱的上侧,所述上升键和所述下降键都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兹雄,未经刘兹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22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