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避震塔及汽车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8610.0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8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方健;卢家海;汪霞;寇宏滨;邱荣英;刘辉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张相升;黄姝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碳纤维 复合材料 避震塔 汽车部件 | ||
1.一种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避震塔,其特征在于,避震塔的材质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纱线的三维编织预制件和热固性树脂,所述热固性树脂填充于所述三维编织预制件的碳纤维间隙中;所述避震塔沿高度方向分为上部区域、中部区域和下部区域,其中,所述上部区域的高度占避震塔总高度的10%-20%,所述中部区域的高度占避震塔总高度的20%-30%;所述上部区域的壳体厚度为7.0-9.0mm,所述中部区域的壳体厚度为5.0-6.0mm,所述下部区域的壳体厚度为3.0-4.0mm;
将所述碳纤维纱线经三维编织织成所述三维编织预制件时,对应于所述避震塔的上部区域、中部区域和下部区域的编织结构参数分别包括:
1)对应所述上部区域的编织结构参数:经纱间距为1.2-1.4mm,纬纱间距为1.4-1.6mm,层数为10-12层;
2)对应所述中部区域的编织结构参数:经纱间距为1.2-1.4mm,纬纱间距为2.0-2.2mm,层数为7-9层;
3)对应所述下部区域的编织结构参数:经纱间距为1.2-1.4mm,纬纱间距为2.3-2.5mm,层数为4-6层;
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的碳纤维纱线所占的体积分数为30%-40%;
所述三维编织预制件和所述热固性树脂通过模塑成型工艺成型为碳纤维复合材料避震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避震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编织为三维正交机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避震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性树脂为环氧树脂、邻苯树脂、对苯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避震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塑成型工艺为树脂传递模工艺。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避震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避震塔的顶部为减震器安装配合面,所述减震器安装配合面上设有用于与减震器连接的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避震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避震塔的下部设有能与车身部件机械连接的配合面。
7.一种汽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部件含有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避震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86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布加工用烘干机
- 下一篇:一种受限空间内安装仪表用液压平台车及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