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内分泌积液应用的取样抽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7768.6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8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马素起;李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素起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内分泌 积液 应用 取样 抽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分泌积液应用的取样抽取装置,包括针筒,针筒内设有第一集液腔,针筒的一端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位于第一集液腔内上套设有具有弹性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均设有滑块,针筒的端部内壁上还设有限位槽,弧形板朝着针筒端部方向移动时,两个滑块能够朝着针筒的内壁两侧移动,滑块侧壁上均设有第一活动杆,第一活动杆与滑块滑动连接,针筒的内壁两侧内均设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内还设有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杆,第二活动杆贯穿至第一集液腔内;针筒内还设有取样杆,取样杆内设有第二集液腔,第二集液腔内设有第二活塞和第二活塞杆,取样杆的外壁两侧均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侧壁上均设有限位盲孔,针筒的端部内还设有解锁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内分泌积液应用的取样抽取装置。
背景技术
分泌科是内科中的一种,主要是对人们的内分泌出现问题之后更加详细的进行化验,得出化验的结果能够更加清晰的体现出来,能够使医生对并且更好的对症下药,调节内分泌可以通过补充雌激素的方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错误地补充雌激素,可能会增加患子宫内膜癌或乳腺癌的危险。所以在补充雌激素之前,一定要去医院进行实际雌激素水平的检查,并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正确的方法与正确的用量。治疗内分泌失调的另外一个好办法就是中医疗法,针对不同内分泌患者的不同情况,通过拔火罐、刮痧、按摩等方法,使气血得到调理,从而使内分泌逐渐恢复正常。
医院内分泌科对患者进行诊断时,经常会需要抽取积液,对抽取的积液进行检验,检查内分泌失调等问题的原因。传统的内分泌科抽取积液通常采用注射器,使用时,将注射器的针头部分刺入至患者的积液处,利用注射器将患者病变处的积液抽取出来,但是由于针头在穿刺的过程中,一部分的血块进入至针头内,使得注射器在抽取积液时,针头内的血块优先进入至注射器内,造成后续进入至注射器内的积液与血液混杂在一起,导致后续还需要对积液与血块之间的分离,影响力检验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内分泌积液应用的取样抽取装置,在对患者体内的积液进行取样抽取时,能够将穿刺过程中产生的血块与积液快速分离收集,避免了血块与积液混合在一起,省去了积液与血块分离的步骤,提高了检验的效率。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内分泌积液应用的取样抽取装置,包括针筒,针筒内设有第一集液腔,所述针筒的一端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贯穿在针筒内与第一集液腔连接,另一端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末端设有穿刺针,所述针筒的第一集液腔内设有与针筒匹配的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与第一活塞连接,所述连接管位于第一集液腔内上套设有具有弹性的弧形板,弧形板能够沿着连接管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均设有滑块,针筒靠近穿刺针的端部内壁上还设有限位槽,弧形板朝着针筒靠近穿刺针的端部方向移动时,两个滑块能够朝着针筒的内壁两侧移动,并且滑块能够移动至限位槽内,所述滑块侧壁上均设有第一活动杆,第一活动杆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针筒的内壁两侧内均设有第一腔体,第一活动杆穿插在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腔体内还设有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杆,第二活动杆贯穿至第一集液腔内,当第一活动杆朝着第一活动板方向移动时,第一活动板能够推动第二活动杆朝着针筒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针筒内还设有取样杆,取样杆能够与连接管连通,并且取样杆依次贯穿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杆,取样杆能够在第一活塞内沿着针筒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取样杆内设有第二集液腔,第二集液腔内设有第二活塞和第二活塞杆,所述取样杆的外壁两侧均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取样杆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的侧壁上均设有限位盲孔,第二活动杆能够插入至限位盲孔内;所述针筒靠近穿刺针的端部内还设有解锁组件,当弧形板朝着针筒靠近穿刺针的端部发生形变时,解锁组件能够将滑块从限位槽内移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素起,未经马素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77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