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接触式超声波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45647.8 | 申请日: | 2020-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3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郝红娟;徐永康;王九鑫;陆凯;王刚;苏耀恒;卢定泽;张新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07;G01N9/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郝震 |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超声波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非接触式超声波检测方法,属于无损检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提取特征波,数据分析与对比,结果反馈与评价。可将将超声波形进行滤波处理,滤波处理是通过与预先输入的待检测密度范围对比,将不属于待检测件的密度范围的数据作为杂波处理,只保留从产生特定密度波到结束密度波范围内的波形,即特征波,提取特征波;与预设数据库中的正常波形进行对比从而获得在此波段内的异常波形,然后将异常波形与数据库中缺陷波形对比,确定该波形所属缺陷类型,并根据该波形确定缺陷级别;将所得缺陷类型、缺陷级别的数据输出为检测结果形成报告。成功解决了例如深埋地下的管道,现有技术无法地下目标进行有效的检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接触式超声波检测方法,属于无损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天然气等气体作为重要的能源,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为我们带来了极大地便利。天然气主要是通过管道进行运输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天然气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天然气输送管道的长度也急剧增加。
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由于随着管道运营时间的增加,服役管道因气体的腐蚀作用、环境与压力载荷作用而逐渐发生老化,易在管道表层产生裂纹和腐蚀等缺陷,当裂纹发生扩展和腐蚀深度加深时,管道壁强度下降,管道极易发生爆管或开裂泄漏,从而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目前天然气输送管道智能巡检系统采用无线超宽带定位技术,GBI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以及数据处理技术的软硬件综合体,仅可以实现对管线、巡检人员集中管理以及实时监控调度指挥。但是,大部分管道深埋地下,现有技术需要接触才能进行检测,无法地下目标进行有效的检测。因此,从地面不接触管道进行地下管道超声检测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所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接触式超声波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数据获取,即通过若干超声传感器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反射波从而获取数据;
S2:数据预处理,即将超声波形进行滤波处理;所述的滤波处理是通过与预先输入的待检测密度范围对比,将S1中获取的不属于该密度范围的数据作为杂波处理,只保留从产生特定密度波到结束密度波范围内的波形,即特征波;
S3:提取特征波,即对S2中所述密度范围内波形进行特征波提取;
S4:数据分析与对比,即与预设数据库中的正常波形进行对比从而获得在此波段内的异常波形,然后将异常波形与数据库中缺陷波形对比,确定该波形所属缺陷类型,并根据该波形确定缺陷级别;
S5:结果反馈与评价,将S4中所得缺陷类型、缺陷级别的数据输出为检测结果形成报告。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的超声传感器与所检测的物体不接触;步骤S2中所述的杂波包括但不仅限于空气、玻璃、泥土的波形。
进一步的,预先输入的待检测密度范围,是通过对超声传感器、进行校准,获得超声波在待检测件中的传播速度;另外考虑超声波在待检测件中的传播速度和待检测件的厚度等,计算出得到待检测密度范围。
进一步地,步骤S4中的缺陷类型包括裂缝、夹渣、气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弥补现有技术不足,实现对无法直接接触的待检测物体进行有效的超声检测,提出一种非接触式超声波检测方法。
2.本申请提前获得待检测工件材料的超声波反射波,该材料的的特定密度确定该材料的特有波形,可以使系统通过对比,过滤在产生该波形之前的其他杂波,实现非接触超声检测。使得可以检测在地下等不方便接触检测的材料得以快捷有效的得到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超声检测处理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56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