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裁切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4414.6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8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缪磊;冯小平;袁文卿;肖夕全;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06 | 分类号: | B26D7/06;B26D7/02;B26F1/38;F16F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孔凡玲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裁切上料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裁切上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的上料机架,所述上料机架设有料带导向板,所述料带导向板上开设有料带传送导轨;冲裁切料机构,其设于所述上料机架上;以及切料承载机构,其设于所述上料机架上并位于所述冲裁切料机构的下方;其中,所述上料机架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料带传送导轨下游的冲裁承台,所述上料机架上沿料带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切料工位及转移工位,所述承载组件在所述转移驱动器在所述切料工位及转移工位间往复切换。根据本发明,其能够实现裁切‑转移‑上料一体化紧密、高效配合,最终提高了工件的裁切精度与上料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标自动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裁切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非标自动化领域的上料过程中,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上料装置来实现工件的高效上料是众所周知的。在研究和实现工件高效上料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上料装置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工件的裁切过程与转移过程被割裂为两个独立的步骤进行,导致裁切下的工件由于无法被稳定吸持进而导致裁切成功率及转移成功率低下,其次,工件从裁下到转移这一过程中需要辅助的步骤较多,导致上料效率低下,上述缺陷在对尺寸偏小的精细工件进行裁切上料时体现得尤为明显,最终导致工件裁切精度低以及上料效率低下等问题。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裁切上料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裁切上料装置,其通过冲裁切料机构与切料承载机构的配合来实现将工件从料带上裁切下后能够被位于冲裁切料机构下方的切料承载机构稳定吸持并转移至转移工位供上料机械手进行抓取来实现裁切-转移-上料一体化紧密、高效配合,最终提高了工件的裁切精度与上料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裁切上料装置,包括:
固定设置的上料机架,所述上料机架设有料带导向板,所述料带导向板上开设有料带传送导轨;
冲裁切料机构,其设于所述上料机架上;以及
切料承载机构,其设于所述上料机架上并位于所述冲裁切料机构的下方;
其中,所述上料机架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料带传送导轨下游的冲裁承台,所述冲裁切料机构位于所述冲裁承台的正上方,所述切料承载机构包括与所述上料机架滑动连接的承载组件以及与所述承载组件传动连接的转移驱动器,所述上料机架上沿料带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切料工位及转移工位,所述承载组件在所述转移驱动器在所述切料工位及转移工位间往复切换。
可选的,所述承载组件包括:
转移安装板,其与所述上料机架滑动连接;
安装于所述转移安装板上的承载安装板,其内部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升降通道;
承载升降板,所述承载升降板被至少部分接收于所述升降通道中并与所述承载安装板滑动连接;以及
升降驱动器,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承载升降板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承载升降板从所述升降通道的顶部露出并且所述承载升降板的顶端形成有承载顶升头,所述承载顶升头随同所述承载升降板在所述升降驱动器的驱动下一并沿着所述升降通道往复升降。
可选的,所述承载顶升头形成有突出于其顶面的工件载台,所述工件载台的顶面形成有真空吸取孔。
可选的,当所述承载组件位于所述切料工位时,所述工件载台与所述冲裁承台相邻接,并且所述工件载台的顶面与所述冲裁承台的顶面相齐平。
可选的,所述冲裁切料机构包括:
固接于所述上料机架上的定位基座,其中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冲裁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44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力源双腔体增压自动炮药装填机
- 下一篇:一种冲裁切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