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极性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4011.1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2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万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志豪 |
主分类号: | C08G61/12 | 分类号: | C08G61/12;C08G61/10;C09K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1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极性 有机 电致发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光电显示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极性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极性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结构如式(I)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极性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式(II)所示化合物,3,10‑二溴‑14‑(3‑(5‑苯基‑1,3,4‑恶二唑‑2‑基)苯基)‑14H‑‑双(S,S‑二氧‑二苯并噻吩)并吡咯和2‑(3‑(3,10‑双(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14H‑双(S,S‑二氧‑二苯并噻吩)并吡咯‑5‑苯基‑1,3,4‑恶二唑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制得式(I)所示聚合物。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难以兼顾空穴和电子传输效率,且电致发光效率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光电显示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极性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1世纪被称为新的“电子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手表、平板电脑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推动了显示技术的发展,人们追求更薄、更节能、更大、更灵活的显示,将有机电致发光作为市场的主流。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具有低压驱动、自发光、快速响应、宽视角、厚度薄厚度等优点,通过灵活的基板加工,可以选择覆盖整个可见光谱的固态全彩色显示器。采用喷墨打印或自旋涂层工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显示技术领域得到了很大的关注。
其中,电致发光材料的一般采用单极性小分子,尽管空穴/电子传输型小分子主体材料结构中含有供电子或吸电子基团,使得空穴和电子传输性较好,但器件中通常需要加入空穴或电子阻挡层,且驱动电压较高,电致发光效率较差。
因此,现有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难以兼顾空穴和电子传输效率,且电致发光效率较差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极性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难以兼顾空穴和电子传输效率,且电致发光效率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极性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结构如式(I)所示:
其中,n=1-50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极性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式(II)所示化合物,3,10-二溴-14-(3-(5-苯基-1,3,4-恶二唑-2-基)苯基)-14H--双(S,S-二氧-二苯并噻吩)并吡咯和2-(3-(3,10-双(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14H-双(S,S-二氧-二苯并噻吩)并吡咯-5-苯基-1,3,4-恶二唑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制得式(I)所示聚合物,
优选的,所述Suzuki偶联反应的时间为24h-36h。
优选的,所述Suzuki偶联反应的温度为8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制得的聚合物在引入螺芴单元后,螺芴中的给电子基团使聚合物的聚合物HOMO能级升高了约0.48eV,而聚合物中的S=O单元的吸电子性质使聚合物LUMO能级显著降低。使得聚合物具有双极性性质,有效的促进了电子和空穴的传输和注入。本发明实施例制得的聚合物的HOMO能级的升高有利于空穴注入和传输,因此导致驱动电压降低约2V。其电流效率最高可达1.36cd/A,最大亮度可达2090cd/m2,色坐标均位于标准蓝光附近,且差别不大,表明本发明制得聚合物色纯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2-13的循环伏安特性曲线;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2-13的EL光谱;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2-13的电流密度-电压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志豪,未经万志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40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