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夹心保温墙体被动窗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9589.8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1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巍;王保华;唐先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智中新窗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60 | 分类号: | E06B1/60;E06B1/62;E06B1/34;E06B1/36;E06B7/23;E04B1/68;E04B1/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8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心 保温 墙体 被动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心保温墙体被动窗结构,属于被动窗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结构墙、保温层和外结构墙的墙体,墙体上开设有贯通的窗洞口,窗洞口内设置有窗框,窗框中安装有玻璃,窗洞口内设置有若干个预埋在内结构墙内的预埋件,窗框设置在保温层之间,预埋件上可拆卸连接有连接片,连接片固定设置在窗框上,窗框与保温层之间粘接有防水隔汽膜和防水透汽膜,防水隔汽膜位于靠近室内的一侧,防水透汽膜位于靠近室外的一侧,达到便于对被动窗进行安装,并且提高被动窗安装位置的防水和密封性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被动窗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夹心保温墙体被动窗结构。
背景技术
被动式建筑具有高性能的外保温、无热桥设计、气密性良好的外围护结构等三大特征。它对外墙、屋面、地面及门窗组成的外围护结构的气密性要求较高,其中墙体与门窗之间的节点过渡又是极其薄弱的部位,一直是建筑中的能耗大户。
预制夹心保温装配式结构中超低能耗门窗的安装是近期出现的新课题,对于夹心保温墙体来说,由于墙体由内结构墙、保温层和外结构墙组成,从有利于节能的角度考虑,夹心保温墙体的被动窗应当安装在保温层处,但是保温层并非承重结构,无法对被动窗进行安装和固定,并且保温层处防水和密封效果较差,导致被动窗安装处产生严重的渗漏和能耗问题,影响被动窗的防水性能和节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心保温墙体被动窗结构,其具有便于对被动窗进行安装,并且提高被动窗安装位置的防水和密封性能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夹心保温墙体被动窗结构,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结构墙、保温层和外结构墙的墙体,墙体上开设有贯通的窗洞口,窗洞口内设置有窗框,窗框中安装有玻璃,窗洞口内设置有若干个预埋在内结构墙内的预埋件,窗框设置在保温层之间,预埋件上可拆卸连接有连接片,连接片固定设置在窗框上,窗框与保温层之间粘接有防水隔汽膜和防水透汽膜,防水隔汽膜位于靠近室内的一侧,防水透汽膜位于靠近室外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结构墙内预埋有预埋件,安装时,将窗框安装在保温层之间,有利于提高被动窗安装位置的节能效果,将窗框上的连接片固定在预埋件上,从而将窗框固定在保温层上,实现对被动窗的固定和安装,使被动窗的安装过程十分方便。在窗框与保温层之间分别粘接防水隔汽膜和防水透汽膜,安装前先将防水隔汽膜、防水透汽膜均与窗框粘接,待被动窗调整就位后再与墙体粘接,从而同时满足室外防水透汽及室内防水隔汽的功能,提高被动窗安装位置的防水和密封性能。将防水隔汽膜设置在室内一侧,既可以阻断室外的水蒸汽向室内渗透,保证室内被动窗周边的防水、防潮和防霉,又可以隔断室内外空气的相互渗透,避免由空气渗透产生的热交换,保证建筑气密性,从而减少建筑能耗;防水透汽膜用于室外一侧,既可以防止雨水向墙体的渗漏,保证建筑水密性,又可以利用自身透汽性能排出墙体内的水蒸汽,从而避免墙体内的保温层被水汽润湿而失效,保障墙体的保温节能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预埋件包括预埋螺杆和预埋螺母,预埋螺母嵌设在内结构墙内,预埋螺杆穿过连接片并与预埋螺母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埋螺杆的一端和预埋螺母均预埋在内结构墙内,安装被动窗时,转动预埋螺杆,使预埋螺杆从预埋螺母上拧下,将预埋螺杆从内结构墙内取出,然后将被动窗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后,使预埋螺杆穿过窗框上的连接片并穿入内结构墙内,将预埋螺杆拧紧在预埋螺母上,从而使连接片被固定在内结构墙上,实现对窗框的安装过程,使窗框的安装过程更加方便。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水隔汽膜与保温层之间以及防水透汽膜与保温层之间均填充有聚氨酯发泡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智中新窗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智中新窗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95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