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工程绿化用移植树木加固定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7783.2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2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明;刘炯;林性长;任祖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聚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14 | 分类号: | A01G17/14 |
代理公司: | 泉州丰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9 | 代理人: | 朱剑虹 |
地址: | 350014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福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工程 化用 移植 树木 加固 定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绿化用移植树木加固定型装置,特别涉及市政工程设备领域,本发明包括至少有数量三个以上的卡合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铰接在卡合件上,第一支架包括第一铰接杆、第一连接板、第一套筒、第一拉伸杆,第一拉伸杆下端铰接有下部插接端,下部插接端内部安装有延伸块、第二插接尖端、移动块。本发明通过外接三个以上的卡合件对树木主杆的外轮廓进行包围;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的三个尖端分定位在不同的位置,从而实现安装的稳定性,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的高度均能调节、延伸块的下压也能够通过移动块移动后固定,利用多个尖端对不同生长程度的树干限位,防止树干的倾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绿化用移植树木加固定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空气质量,植树造林成为市政施工一项重要的任务。大树移植后通常需要设立支柱,以避免大树因大风吹刮造成树干摇摆松动,并且大树移植后根系较浅、分布面积小,架立支柱后可以防止树体受力不均而倒伏,因此现有技术在移植树木后会加设支柱防止大树的倾倒。而现有技术中的支柱往往存在不能够根据移植树木的高度和树干直径调节支杆,无法让支杆具有适用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专利号CN209768431U的“一种新型园林绿化可伸缩苗木支柱固定装置”提出了“通过转动螺纹杆将活动块前后移动从而实现支撑杆的高度调节;在固定框架的两端设置套杆从而拉伸或收缩长杆使得调节后的限位杆与限位槽可接,对其位置进行限定”。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够适用于直杆型树干,即没有分支支杆的树干。而在现实中往往是将已经成长到一定状况的树木进行搬运和种植,这种情况下该装置无法适用,且无法有效地将树干安装在固定框架内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提供新的方案解决。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合理制造并使用的市政工程绿化用移植树木加固定型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市政工程绿化用移植树木加固定型装置,包括至少有数量三个以上的卡合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铰接在所述卡合件上,所述卡合件朝向树木主杆的一侧设有弧形槽,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下方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焊接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部设有能够移动的第一拉伸杆,所述第一拉伸杆的末端设有第一插接尖端,所述第一拉伸杆下端铰接有下部插接端,所述下部插接端内部安装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上设有第二插接尖端,所述延伸块在所述下部插接端内、并通过移动块控制上下移动;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下方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焊接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内部设有能够移动的第二拉伸杆,所述第二拉伸杆的末端设有第三插接尖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均分别与卡合件相连,且所述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与卡合件之间设有铰接轴。
优选地,所述第一铰接杆与第一连接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第二铰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也为焊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拉伸杆的顶端设在所述第一套筒内、且所述第一拉伸杆的顶端设有第一卡块;拉伸极限时,所述第一卡块卡接在所述第一套筒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拉伸杆通过穿入第一套筒的锁定螺杆进行限位。
优选地,所述第二拉伸杆的顶端设在所述第二套筒内、且所述第二拉伸杆的顶端设有第二卡块;拉伸极限时,所述第二卡块卡接在所述第二套筒的底部。
优选地,装配时,所述第二支架的垂直高度和第二支架的垂直高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二拉伸杆通过穿入第二套筒的锁定螺杆进行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聚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聚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77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