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转发节点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7687.8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0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堃;沈利;袁峰;范多亮;胡寅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7/215 | 分类号: | H04L47/215;H04L4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颜晶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文 转发 方法 装置 节点 以及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转发节点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本方法通过响应于第一转发路径上各个转发节点对应的令牌桶中的令牌数目与均大于或等于目标令牌数目,才会向该第一转发路径上该转发节点的下一个转发节点发送目标报文,由于每个转发节点对应的令牌桶的令牌发放速率为每个转发节点的端口转发速率,从而使得该目标报文达到第一转发路径上除该转发节点以外的其他转发节点的速率均小于其他转发节点的端口转发速率,那么,其他转发节点无需缓存该目标报文,可以直接将该目标报文转发出去,进而使得在其他转发节点处不会出现网络拥塞,以避免在其他转发节点出现丢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转发节点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园区网络内移动办公、企业应用泛媒体化和云计算等变化趋势,园区网络流量模型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了避免园区网络内出现网络拥塞,园区网络内的各个转发节点可以通过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模型转发流经该转发节点的报文。
目前,园区网络内报文转发的过程可以是:当园区网络内任一转发节点接收到报文后,该转发节点可以基于该报文携带的QOS等级信息,确定该报文的QOS等级,当该转发节点缓存的报文的QOS等级高于该报文的QOS等级时,该转发节点优先转发缓存的报文,并缓存该报文;当该转发节点缓存的报文的QOS等级低于该报文的QOS等级时,则该转发节点优先转发该报文。
在上述报文转发的过程中,一旦园区网络内出现报文突发现象,该转发节点接收到的报文就会激增,而转发节点缓存的报文有限,为了避免在该转发节点出现网络拥塞,该转发节点一般会主动丢弃一些报文,从而导致报文丢包。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转发节点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避免报文丢包,该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应用于转发节点,该方法包括:
确定用于传输目标报文的第一转发路径;获取所述第一转发路径上每个转发节点对应的令牌桶中的令牌数目;响应于每个转发节点对应的令牌桶中的令牌数目均大于或等于目标令牌数目,向所述第一转发路径上所述转发节点的下一个转发节点发送所述目标报文;
其中,所述第一转发路径包括多个转发节点,每个转发节点对应的令牌桶的令牌发放速率为每个转发节点的端口转发速率。
该方法通过响应于第一转发路径上各个转发节点对应的令牌桶中的令牌数目与均大于或等于目标令牌数目,才会向该第一转发路径上该转发节点的下一个转发节点发送目标报文,由于每个转发节点对应的令牌桶的令牌发放速率为每个转发节点的端口转发速率,从而使得该目标报文达到第一转发路径上除该转发节点以外的其他转发节点的速率均小于其他转发节点的端口转发速率,那么,其他转发节点无需缓存该目标报文,可以直接将该目标报文转发出去,进而使得在其他转发节点处不会出现网络拥塞,以避免在其他转发节点出现丢包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用于传输目标报文的第一转发路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多个转发路径的路径信息;基于多个转发路径的路径信息中转发节点的端口标识,生成流量整形树;
其中,一个转发路径的路径信息包括所述转发路径上每个转发节点的输出端口标识,,所述流量整形树包括多个分支,一个分支用于指示所述多个转发路径中的一个转发路径,所述分支上的每个树节点与对应的转发路径上一个转发节点的一个输出端口对应。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一个转发路径的路径信息还包括所述输出端口标识所指示的输出端口的端口速率;所述基于多个转发路径的路径信息中转发节点的端口标识,生成流量整形树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76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