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箱梁钢筋骨架绑扎台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7289.6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0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郑剑锋;田继源;张金玉;孟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华东投资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3/02 | 分类号: | B28B2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陈良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钢筋 骨架 绑扎 台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箱梁钢筋骨架绑扎台架,主要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前后两端沿着底座的宽度方向设有第一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的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槽口,所述底座的顶部的左右两端沿着底座的宽度方向设有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的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二槽口,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钢筋约束网,所述钢筋约束网与固定支架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支架靠近底座的一侧的上部均设有第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沿底座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三定位装置上设有若干个第三槽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提高钢筋绑扎的效率保证钢筋骨架绑扎的质量,提高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箱梁钢筋骨架绑扎台架。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箱梁钢筋的绑扎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箱梁的加工效率和箱梁质量,所以箱梁钢筋绑扎在箱梁预制中至关重要,但预制箱梁钢筋绑扎操作存在着难度大、效率不高、钢筋绑扎的质量难以保证、美观性差等问题。而现有的钢筋绑扎台架样式各异,起到的效果有限,普遍只对底板纵筋有一定的约束能力,对其他钢筋的绑扎没有明显的作用,无法真正解决预制箱梁钢筋骨架绑扎时施工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箱梁钢筋骨架绑扎台架,加工简单、造价低,能约束和定位纵筋、横筋以及竖向钢筋,便于工人进行绑扎作业,能够提高钢筋绑扎的效率保证钢筋骨架绑扎的质量,提高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程度。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箱梁钢筋骨架绑扎台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前后两端沿着底座的宽度方向设有第一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的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槽口,所述底座的顶部的左右两端沿着底座的宽度方向设有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的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二槽口,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钢筋约束网,所述钢筋约束网与固定支架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支架靠近底座的一侧的上部均设有第三定位装置,所述第三定位装置沿底座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三定位装置上设有若干个第三槽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第三定位装置均为角钢。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与钢筋约束网相适应的安装套。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若干个三角架、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用于将若干个三角架连为一个整体,所述三角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杆体、水平设置的第二杆体、倾斜设置的第三杆体,所述第三杆体位于固定支架靠近底座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第三杆体均为角钢。
优选的,所述钢筋约束网包括竖直杆、均匀布置在竖直杆上的若干个水平杆。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各个参数可根据箱梁钢筋的设计要求进行调整,适用性强;结构简单,加工难度小,加工成本低;能够固定横向、纵向的腹板、底板钢筋,对钢筋的约束性好,工人进行钢筋绑扎操作的难度更小,效率更高;在钢筋骨架绑扎后,直接将钢筋约束网移走,再进行钢筋骨架吊装转移,对成品钢筋骨架吊装没有限制性;能够提高钢筋骨架的绑扎过程的规范性和标准型,钢筋骨架绑扎质量有保证,能够提高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程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附图中标号:
1、底座;2、第一定位装置;21、第一槽口;3、第二定位装置;31、第二槽口;4、固定支架;41、连接杆;42、第一杆体;43、第二杆体;44、第三杆体;5、钢筋约束网;6、第三定位装置;61、第三槽口;7、安装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华东投资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华东投资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72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