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校园安防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7160.5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6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陆未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研(嘉兴)建筑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G08B13/16;G08B21/22;G08B3/10;G08B25/10;H02J9/06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廖银洪 |
地址: | 314213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校园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校园安防监控系统,涉及楼宇安防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监控系统需要工作人员保持查看,在夜间的监控效果相对不佳的问题,其包括夜间监控模块以及与之连接的监控后台,所述夜间监控模块包括楼道监控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连接于监控后台的运动感应机构和警示机构,所述运动感应机构设置于楼道且其感应区和多处楼道通行区重合,所述运动感应机构反馈感应信号至监控后台,所述监控后台根据感应信号发送或不发送预设的警示触发信号至警示机构,所述警示机构根据接收并根据警示触发信号发出警示信号。本发明可用于提高宿舍的夜间监管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楼宇安防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校园安防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防止陌生人、非许可人员进入校园宿舍楼是校园安防监管的重要一环。
公告号为CN207589040U的专利一种基于开门感应的校园夜间宿舍监控系统,包括监控后台和分布于宿舍不同楼层的多个夜间监控模块,所述夜间监控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监控后台连接;所述的夜间监控模块包括设置于楼层走廊的楼道监控单元和设置于楼层各个寝室的多个房门监控单元;所述房门监控单元包括开门感应器、微处理器和保存有对应寝室编号的存储器;所述楼道监控单元包括MCU控制器、摄像头组、照明开关、照明灯组和无线发送模块。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在夜间对宿舍楼道做监管的系统,但是其存在以下缺陷:宿舍监控需要管理人员主动观察监控画面,夜间管理人员疲惫,导致监管效果相对不佳,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校园安防监控系统,其可用于提高宿舍的夜间监管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校园安防监控系统,包括夜间监控模块以及与之连接的监控后台,所述夜间监控模块包括楼道监控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连接于监控后台的运动感应机构和警示机构,所述运动感应机构设置于楼道且其感应区和多处楼道通行区重合,所述运动感应机构反馈感应信号至监控后台,所述监控后台根据感应信号发送或不发送预设的警示触发信号至警示机构,所述警示机构根据接收并根据警示触发信号发出警示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利用运动感应机构对楼道内做监测,运动感应机构的感应信号反馈至监控后台作为控制判定依旧;使用时,对监控后台设置,使其在接收到表示有人在楼道内移动的检测信号后自动控制警示机构发出告警信号,警示楼道内的人员或相应的宿舍管理人员即可;本发明可辅助工作人员在夜间对宿舍进行监管,由于此时不必再由相关人员一直人工观察监控画面等,所以监管效果相对更佳。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运动感应机构包括感应单元、连接于感应单元的处理单元以及连接于处理单元的无线通讯单元,所述无线通讯单元连接于监控后台,所述感应单元包括若干个运动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运动传感器检测楼道内是否有人,通过处理器中转接收信号,再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反馈至监控后台。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警示机构设置于楼道、监管后台所处区域且其包括音频播放单元,所述音频播放单元连接于监控后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音频播放单元作为警示机构,从而工作人员可根据使用需求,设定语音作为警示信息播报;同时,还可根据音频播放单元设置的位置,设定不同的语音数据,使警示效果多样,警示效果相对更佳。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隐藏式安装盒,所述隐藏式安装盒埋设固定于楼道内壁且其朝向楼道中轴一侧开设有连通于外界的进出孔,所述感应单元沿进出孔的深度方向与之呈滑移连接,所述在隐藏式安装盒内设置有用于驱使感应单元移动的驱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研(嘉兴)建筑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禾研(嘉兴)建筑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71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