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时任务分发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6838.8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2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湛友;闵建仁;张德华;仲崇光;黄进;周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8 | 分类号: | G06F9/48;G06F9/54;G06Q40/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华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8 | 代理人: | 梁金娟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时 任务 分发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定时任务分发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定时处理子系统中,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定时任务数据,生成mq消息并发送至mq消息队列;监听所述mq消息队列,获取所述mq消息;根据所述mq消息,创建定时任务,并存入定时任务表中;创建线程池,定时运行定时任务,获取查证数据;查询所述定时任务表,获取业务数据;根据所述查证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查证操作。本发明将贷款流程中涉及定时任务都放到定时任务系统中,每个类型的定时任务设置相应参数,24小时处理定时场景任务,然后进行后续流程处理,同时可以减轻贷款业务处理服务器的压力,并且易于维护和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时任务分发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银行贷款业务多样化发展,贷款业务涉及的贷款渠道、贷款流程中场景也越来越多,其中很多业务处理过程中,对于消息的处理都要实时或者短时间内返回,例如放款、还款、短信发送等场景,但是由于系统环境、网络等问题的影响,放款、还款、短信发送等业务无法及时返回消息,或者返回消息异常,这时候需要定时再去查证结果,进而后续的操作。
目前的很多贷款业务可能都包含多个产品,每个产品都有各自的流程业务,对于需要定时查证的业务,都加了各自对应的定时任务和后续的处理。这样不仅代码会有大量的冗余,而且对于后续代码维护,定时功能修改和优化都存在很大的问题,相同的代码多处修改,容易出问题。对于后续新增的产品和功能都需要额外再编写定时任务的处理流程。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时任务分发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将贷款流程中涉及定时任务都放到定时任务系统中,每个类型的定时任务设置相应参数,24小时处理定时场景任务,然后进行后续流程处理,同时可以减轻贷款业务处理服务器的压力,并且易于维护和开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时任务分发方法,应用于定时任务子系统中,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定时任务数据,生成mq消息并发送至mq消息队列;监听所述mq消息队列,获取所述mq消息;根据所述mq消息,创建定时任务,并存入定时任务表中;创建线程池,定时运行定时任务,获取查证数据;查询所述定时任务表,获取业务数据;根据所述查证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查证操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获取定时任务数据,生成mq消息,具体包括:获取业务数据,将所述业务数据序列化后,添加消息队列名生成mq消息;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mq消息,创建定时任务,具体包括:将所述mq消息反序列化,获取业务数据和当前机器名,并根据所述业务数据和当前机器名创建定时任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获取所述mq消息,具体为根据所述消息队列名获取mq消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时任务根据类型分为授信流程定时任务、放款流程定时任务、还款流程定时任务和后台管理定时任务,并分别进行相应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配置包括日志配置、系统信息配置、涉及框架配置、消息队列配置和短信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业务数据包括业务流水号、业务类型和错误信息。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定时任务分发系统,包括:mq消息生成模块,用于获取定时任务数据,生成mq消息并发送至mq消息队列;消息队列监听模块,用于监听所述mq消息队列,获取所述mq消息;定时任务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mq消息,创建定时任务,并存入定时任务表中;定时任务运行模块,用于创建线程池,定时运行定时任务,获取查证数据;定时任务查询模块,用于查询所述定时任务表,获取业务数据;查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查证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查证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68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