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4819.1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2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侯治民;雷炜;陈琛;崔警宇;谢志;严焱诚;董海峰;刘涛;范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2 | 分类号: | E21B17/02;E21B2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刘华联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挂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挂装置,包括:丢手机构,其包括第一中心管,第一中心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上接头和球座;与上接头连接的弹片;第一剪切销钉与上接头固定连接的弹片支撑环通过;与丢手机构插装式连接的锚固机构,其包括回接筒;连接在回接筒的下端的第二中心管;套设在第二中心管外的卡瓦套,卡瓦套的上端安装有多个卡瓦,卡瓦与回接筒之间锥面配合;其中,卡瓦套能够在钻井液通过球座憋压达到第一压力时推动卡瓦上行并径向向外撑开,从而使卡瓦与悬挂装置外的套管形成锚定,弹片支撑环构造成能够在第一中心管内的钻井液压力达到第二压力时剪断第一剪切销钉并下行,以使弹片支撑环脱离对弹片的径向支撑,从而完成丢手,第一压力小于第二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钻井开采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藏开发工程的不断发展,油气开采逐渐向低渗致密储层推进,且开采井越来越深,特别是水平井的水平段越来越长。由此,在下管柱过程中,由于水平段管柱摩擦力大,导致管柱下入难度大。因此,通常需要分两趟下入,具体地,先采用钻杆或钻铤将管柱下部分送到预定位置后丢手,而管柱上部分直接采用尾管悬挂方式或回接上部管柱。
然而,现有的悬挂装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传统的悬挂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容易出现丢手不成功等井筒复杂情况,导致丢手成功率差,且井筒中实际工况复杂,管柱在下入过程中容易因震动而连接不稳,从而导致锚固不稳定,进而导致丢手、锚固效率低,影响悬挂装置的正常施工。
发明内容
针对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悬挂装置,该悬挂装置能够有效避免管柱在下入过程中出现的卡死、丢手不成功和锚固不稳定等复杂情况,大大提高了丢手成功率,增强了锚固稳定性。
为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挂装置,包括:丢手机构,所述丢手机构包括:第一中心管,所述第一中心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接头,下端固定连接有球座;套设在所述第一中心管的外侧且与所述上接头固定连接的弹片;用于给所述弹片提供径向支撑的弹片支撑环,所述弹片支撑环通过第一剪切销钉与所述上接头固定连接;插装式连接在所述丢手机构的下游端的锚固机构,所述锚固机构包括:能够与所述弹片形成卡合连接的回接筒;固定连接在所述回接筒的下端的第二中心管;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二中心管外的卡瓦套,所述卡瓦套的上端周向均布安装有多个卡瓦,所述卡瓦与所述回接筒的下端面之间采用锥面配合连接;其中,所述卡瓦套构造成能够在所述第二中心管内的钻井液通过所述球座憋压而达到第一压力时推动所述卡瓦上行,以使所述卡瓦在锥面配合的作用下径向向外撑开,从而使所述卡瓦与所述悬挂装置外的套管形成锚定,所述弹片支撑环构造成能够在所述第一中心管内的钻井液压力达到第二压力时剪断所述第一剪切销钉并下行,以使弹片支撑环脱离对所述弹片的径向支撑,从而使所述回接筒与所述弹片脱离以完成丢手,所述第一压力小于所述第二压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上接头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一台阶,在所述第一台阶、所述弹片支撑环和所述第一中心管之间形成有密闭的第一环形腔体,在所述第一中心管的与所述第一环形腔体对应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过流孔,其中,所述第一中心管内的钻井液通过所述第一过流孔进入所述第一环形腔体,并在憋压作用下对所述弹片支撑环的上端面形成轴向向下的压力,直至达到所述第二压力时,剪断所述第一剪切销钉并下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片套设在所述弹片支撑环的外部,在所述弹片和所述弹片支撑环的外壁面的下端分别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在所述回接筒的内壁上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适配的凹槽,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环形凸台在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径向支撑作用下与所述凹槽适配卡合,从而使所述锚固机构通过所述回接筒与所述丢手机构形成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管的外壁上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以形成第一限位端面,所述回接筒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一台肩以形成第二限位端面,所述第一限位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构造成能够适配的斜面,所述第一限位端面在初始状态下与所述第二限位端面接触,从而对所述第一中心管形成轴向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48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片式送放工具
- 下一篇:一种自增能激活排水采气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