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小流量阀门控制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4223.1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3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罗勇;张仁钦;陈红梅;林正得;叶辰;朱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仁甬得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F16K1/36;F16K1/32;F16K2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于浩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小 流量 阀门 控制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小流量阀门控制机构,包含电磁线圈、基座、环座、动片和弹片;弹片位于基座的上方,环座和动片位于基座与弹片之间,动片位于环座的内侧,基座上设置有与动片配合的密封圈;电磁线圈位于弹片的上侧;本方案优化了阀门进气控制的结构,环座对动片的升降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保证进气过程中,动片不会产生偏斜,使动片下侧的外圈可以均匀进气,保证了电磁阀工作的稳定性;电磁线圈对动片产生向上的吸力,弹片对动片产生向下的弹力,可以通过线圈电流变化,对动片高度进行微调,进而改变阀门的开度;基座上的密封圈可保证线圈断电之后的阀门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小流量阀门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电磁阀是流体流量控制的主要部件,电磁阀一般通过电磁线圈吸合磁芯,通过磁芯的开度控制流量;现有的电磁阀结构不够合理,导致进气结构不够稳定,影响流量控制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微小流量阀门控制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小流量阀门控制机构,包含电磁线圈、基座、环座、动片和弹片;所述弹片位于基座的上方,环座和动片位于基座与弹片之间,动片位于环座的内侧,基座上设置有与动片配合的密封圈;所述电磁线圈位于弹片的上侧,电磁线圈对动片产生向上的吸力,弹片对动片产生向下的弹力。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上侧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多个弧形挡壁,多个弧形挡壁的上表面齐平,环座落在弧形挡壁上,相邻的弧形挡壁之间形成进气开口结构。
优选的,所述动片的外圆周与环座的内壁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电磁线圈对动片产生向上的吸力时,动片与密封圈之间的间距为阀门开度D,D=D1+D2;D1为动片在接触弹片之前,动片的最大上升位移距离;D2为动片在接触弹片之后,使弹片在竖直方向上产生的形变量。
优选的,所述环座的高度为H1,动片的厚度为H2,密封圈的高度为H3,H1=H2+H3+D1。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方案优化了阀门进气控制的结构,在动片外设置了环座,环座对动片的升降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保证进气过程中,动片不会产生偏斜,使动片下侧的外圈可以均匀进气,保证了电磁阀工作的稳定性;电磁线圈对动片产生向上的吸力,弹片对动片产生向下的弹力,可以通过线圈电流变化,对动片高度进行微调,进而改变阀门的开度;基座上设置有与动片配合的密封圈,保证线圈断电之后的阀门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小流量阀门控制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动片的受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小流量阀门控制机构,包含电磁线圈、基座1、环座2、动片3和弹片4;所述弹片4位于基座1的上方,环座2和动片3位于基座1与弹片4之间,动片3和弹片4均为圆形薄片结构;所述动片3位于环座2的内侧,动片3的外圆周与环座2的内壁间隙配合,使环座2可对动片3的升降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与动片3配合的密封圈5,基座1上的流道孔位于密封圈5的内圈,电磁线圈不通电时,动片3落在密封圈5上,将基座1上的流道孔封闭,密封圈5可以为特氟龙、丁晴橡胶、硅胶等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仁甬得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仁甬得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42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