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包覆多孔Co3 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4137.0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0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萧县鑫辉源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25;H01M4/583;H01M4/62;H01M10/0525;H01M4/04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黄华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包覆 多孔 co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碳包覆多孔Co3O4微球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包括以下配方原料及组分:Co3O4‑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间二苯酚、甲醛、多元醇磷酸酯。该一种碳包覆多孔Co3O4微球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多孔纳米Co3O4中空微球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提供更多的电化学活性位点,丰富的孔隙结介孔结构,可以为锂离子提供扩散通道,多孔纳米Co3O4微球均匀附着在氮掺杂碳纳米管,增强了Co3O4负极材料的导电性能,促进了电子的传输和迁移,掺杂进碳层结构中,可以起到碳层剥离的效果,从而拓宽了碳层结构,形成大量的孔隙和介孔结构,为Co3O4的体积膨胀提供了弹性缓冲,降低了膨胀产生的应力,减缓了体积膨胀和结构变化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包覆多孔Co3O4微球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二次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分别使正极和负极达到富锂状态,锂离子电池主要有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组成,正极材料的活性物质一般为锰酸锂、钴酸锂等;电解液一般为六氟多元醇磷酸酯锂的碳酸酯类溶剂、凝胶状聚合物电解液;隔膜是一种经特殊成型的具有微孔结构高分子薄膜,可以让锂离子自由通过,而电子不能通过;其中负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有金属类负极材料如锡基合金,锑基合金等;无机非金属类负极材料如碳材料、硅材料等;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如锂过渡氧化物、锡基复合氧化物等,其中Co3O4理论比容量较高,容量保持率良好,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活性物质,但是Co3O4的导电性率较低,阻碍了电极反应过程中电子的传输和扩散,抑制了电极反应的进行,并且Co3O4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锂离子的脱出和嵌入过程,会导致Co3O4的体积膨胀和基体结构变化的现象,降低了电极材料的充放电可逆性和电化学循环稳定性能。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包覆多孔Co3O4微球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法,解决了Co3O4电极材料的导电性率较低的问题,同时解决了Co3O4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发生体积膨胀和基体结构变化现象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包覆多孔Co3O4微球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配方原料及组分,其特征在于:18-40份Co3O4-碳纳米管复合材料、20-26份间二苯酚、32-40份甲醛、 8-16份多元醇磷酸酯、
优选的,所述Co3O4-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瓶中加入蒸馏水、CoCl2和分散剂柠檬酸,搅拌均匀后加入乌洛托品和葡萄糖,将溶液转移进全自动反应釜中,加热至130-160℃,匀速搅拌反应20-30h,将溶液真空干燥除去溶剂,使用蒸馏水和乙醇洗涤固体产物,并充分干燥,固体产物置于电阻炉中,升温速率为2-8℃/min,升温至460-520℃,保温煅烧4-6h,制备得到多孔纳米Co3O4中空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萧县鑫辉源电池有限公司,未经萧县鑫辉源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41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发光玻璃
- 下一篇:一种等离子体射流-沿面放电双模式的燃油雾化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