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接触式体温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3447.0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7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宗继;陈向东;杜广青;梁菲;申安彬;赵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卫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曹玉清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体温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体温检测方法,包括:温度采集单元、启动单元、数据转化单元、显示单元和报警单元;本发明缩短了测温时长,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准度,从而降低了在人员密集地区测温工作者的工作难度,并且避免待检测人员因等待时间过长而发生暴动,有效的维护了当地治安,减轻了测温工作者的工作强度;通过使用红外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测作业,避免测温装置与待测者进行接触,从而避免了交叉感染以及对检测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通过设有存储装置,便于对检测结果进行存储,从而便于对后续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参考、对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非接触式体温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体温测量是诊断疾病时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口腔测温、腋下测温和肛门测温三种,体温测量可以用于临床疾病的预防、诊断,多数情况下用腋温来测量,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有的体温枪已经可是实现非接触式体温检测。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的体温检测虽然可以进行非接触式检测,但是仍存在测量结果不准确,以及无法保存多个测试数据,从而不便于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参考对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体温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接触式体温检测方法,包括:温度采集单元、启动单元、数据转化单元、显示单元和报警单元。
优选的,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包括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工作电压为三伏,通过吸收待测者头部红外线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放大电路进行放大。
优选的,所述启动单元包括按键组,用于模式切换,通过按键决定对待测者进行检测或停止检测。
优选的,所述数据转化单元包括MCU微处理器,通过对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处理,将模拟信号转为电信号,再给 MCU处理;对于数字式的温度传感器,可以直接给MCU进行处理,并且MCU微处理器还包括内置存储,可将测量结束进行储存。
优选的,所述显示单元包括LCD显示屏,通过MCU控制,用于对测量出的温度数据进行显示。
优选的,所述报警单元包括蜂鸣器,MCU设置正常的温度区间,三十五至三十七点三摄氏度,超过上限或者低于下限,进行蜂鸣器报警,温度过低或过高均不正常。
优选的,所述非接触式体温检测方法:
S1、通过将红外温度传感器对应检测者额头两眼中间鼻梁一块,并将导热片贴在检测者额头上,按下按键并停留一至三秒,利用红外温度传感器对检测者额头上导热片表面的红外线进行吸收,并将采集到的数据经过信号放大电路进行放大。
S2、通过MCU微处理器对接收到的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LCD显示屏进行显示。
S3、通过MCU设置的正常温度区间,当检测出的温度超出三十五至三十七点三摄氏度时,蜂鸣器进行报警作业,并且通过内置存储可将测量的数据进行储存,便于分析参考对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缩短了测温时长,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准度,从而降低了在人员密集地区测温工作者的工作难度,并且避免待检测人员因等待时间过长而发生暴动,有效的维护了当地治安,减轻了测温工作者的工作强度;通过使用红外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测作业,避免测温装置与待测者进行接触,从而避免了交叉感染以及对检测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通过设有存储装置,便于对检测结果进行存储,从而便于对后续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参考、对比。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卫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卫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34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井用钻井液原油分离机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改善面部微循环的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