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缸盖进气道、发动机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2860.5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9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徐玉梁;刘捷;李德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特瑞捷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42 | 分类号: | F02F1/42;F02B31/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歌 |
地址: | 300072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盖 进气道 发动机 应用 | ||
一种缸盖进气道、发动机及应用,该缸盖进气道包括进气道、进气门和进气道出口,其特征在于,进气道出口下壁面与进气道下壁面或者进气道中心线上翘角度γ为10至20度。本发明的高滚流比高流量系数进气道适用于自然吸气发动机,尤其是大缸径汽油机,其可以在保证自然吸气发动机进气量的前提下提高缸内湍动能,进而提高燃烧速度,减小爆震倾向,使燃烧更充分,达到降低排放及油耗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油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缸盖进气道、发动机及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汽车相关排放法规及油耗法规日趋严格。汽油机缸内油气混合程度及燃烧的优劣直接影响排放及油耗,进气道与燃烧室进行优化匹配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增压直喷汽油机设计进气道时会牺牲一定流量系数增加滚流比,保证缸内充分混合,增压器可保证足够的进气量及充气效率,而对于自然吸气汽油机,为保证充气效率设计进气道时需首先保证进气量,滚流比一般都小于1,如果在保证进气量的前提下尽量增加滚流比,从而提高缸内湍动能,会加快缸内燃烧速度,缩短燃烧持续期,减小爆震倾向,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排放及油耗水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缸盖进气道、发动机及应用,以期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缸盖进气道,包括进气道、进气门和进气道出口,进气道出口下壁面与进气道下壁面或者进气道中心线上翘角度γ为10至20度。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内含有如上所述的缸盖进气道。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缸盖进气道在发动机领域的应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缸盖进气道、发动机及应用相对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势之一:
1、本发明的高滚流比高流量系数进气道适用于自然吸气发动机,尤其是大缸径汽油机,其可以在保证自然吸气发动机进气量的前提下提高缸内湍动能,进而提高燃烧速度,减小爆震倾向,使燃烧更充分,达到降低排放及油耗目的;
2、本发明的缸盖进气道采用制作芯盒的形式在气道稳流试验台上进行了验证试验,最终测得流量系数达到0.28~0.30,滚流比达到2.4~2.8,较高的滚流强度和流量系数使得混合气混合更加均匀,并有利于燃烧火焰传播速度,燃烧更快,从而有效提高发动机的排放和动力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中高滚流比缸盖进气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中进气道出口外缘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气道;2-进气道中心线;3-进气道上壁面;4-进气门中心线;5-缸体缸孔中心线;6-进气阀线;7-排气侧燃烧室壁面;8-缸盖底面;9-进气道下壁面;10-进气道出口下壁面;11-进气道出口外缘;12-进气门密封面;13-进气道出口左右侧;14-缸体缸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缸盖进气道,包括进气道、进气门和进气道出口,进气道出口下壁面与进气道下壁面或者进气道中心线上翘角度γ为10至20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道中心线与缸盖底面之间的夹角α为25至35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门中心线与发动机的缸体缸孔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β为15至2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特瑞捷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特瑞捷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28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转子高度检测器
- 下一篇:一种自动送料压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