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温压一体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1487.1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4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平;曹万;王红明;杨军;梁世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飞恩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3/02 | 分类号: | G01K13/02;G01K1/14;G01L19/00;G01L1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安曼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温 一体 传感器 | ||
本发明涉及压力传感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气体温压一体传感器,包括温度敏感元件、压力敏感元件和传感器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敏感元件位于传感器基座内,所述传感器基座的顶端连接有盖板;所述传感器基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内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有和温度敏感元件连接的伸缩组件。该气体温压一体传感器,通过电磁铁块和永磁铁块的配合使用,利用电磁铁块产生的磁力和永磁铁块相排斥,使永磁铁块带动圆管向下移动,进而使温度敏感元件向下移动,送出连接部,在不使用时,电磁铁块断电,第一弹簧使温度敏感元件回缩,从而使温度敏感元件可伸缩,位于管道的中心,提高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力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体温压一体传感器。
背景技术
氢气由于其燃烧效率高、产物无污染等优点,与太阳能、核能一起被称为三大新能源,作为一种新能源,氢气在航空、动力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氢气分子很小,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易泄漏,由于氢气不利于呼吸,无色无味,不能被人鼻所发觉,且着火点仅为585℃,空气中含量在4%~75%范围内,遇明火即发生爆炸,故在氢气的使用中必须对其温度和压力进行检测。
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同时检测气体温度和压力的传感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其安装在管道上,靠近管壁的一侧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不能够进行探头的伸缩,导致检测结果不精确,并且传感器中残留的空气影响检测的压力值,故而提出一种气体温压一体传感器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温压一体传感器,具备检测准确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同时检测气体温度和压力的传感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其安装在管道上,靠近管壁的一侧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不能够进行探头的伸缩,导致检测结果不精确,并且传感器中残留的空气影响检测值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检测准确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体温压一体传感器,包括温度敏感元件、压力敏感元件和传感器基座,所述压力敏感元件位于传感器基座内,所述传感器基座的顶端连接有盖板;
所述传感器基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内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有和温度敏感元件连接的伸缩组件,伸缩组件用于带动温度敏感元件伸缩;
所述连接部和传感器基座内均设有压力槽,用于使被检测气压作用在压力敏感元件上;
所述传感器基座上还设有泄压装置,用于排除压力槽内残留的空气。
优选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上下依次分布的电磁铁块和永磁铁块,所述电磁铁块位于第一安装槽的顶端;所述永磁铁块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末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槽的槽壁上,所述永磁铁块的中心设有与温度敏感元件连接的圆管。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内设有第一导线槽,所述电磁铁块的顶部贯穿第一安装槽并延伸至第一导线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导线槽内设有用于密封电磁铁块的封板,所述封板和密封电磁铁块之间填充有玻璃胶。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基座内设有与第一导线槽相连通的第二导线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还设有卷轮,卷轮上缠绕有与温度敏感元件连接的导线。
优选的,所述泄压装置内设有活动槽和第二排气槽,所述第二排气槽和活动槽连通连接;所述活动槽内设有第二弹簧和活动塞,所述活动塞上连接有橡胶圆块。
优选的,所述活动槽内设有第二弹簧和活动塞,所述活动塞上连接有和第二排气槽相匹配的橡胶圆块,所述橡胶圆块用于密封第二排气槽。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基座内还设有与压力槽连通第一排气槽,所述第一排气槽与第二排气槽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飞恩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飞恩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14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中供热户用智能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变流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