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熄炉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9273.0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0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赵楠楠;贾楠;姚梈;王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华泰环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王婷 |
地址: | 114000 辽宁省鞍山***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熄炉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熄炉,所述干熄炉包括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预存段、过渡段和冷却段,所述过渡段包括外环绕墙和内环绕墙,所述内环绕墙环绕所述过渡段的腔体设置,所述外环绕墙环绕所述内环绕墙设置,且所述内环绕墙与所述外环绕墙之间形成有环形风道,所述环形风道内设置有第一支撑墙和多个垂直隔墙,外环绕墙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第一支撑墙将环形风道划分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内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垂直隔墙,以将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分隔成多个第一子风道和多个第二子风道。在本发明中,垂直隔墙能够使环形风道中各个位置的气流流速持平,使内环绕墙上的应力分布更均匀,减少鼓肚、掉砖、垮塌等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炼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干熄炉。
背景技术
干熄焦工艺是一种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尚未冷却,表观呈红色的焦炭)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工艺方法。如图1所示,用于实现干熄焦工艺的干熄炉通常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预存段、过渡段和冷却段,过渡段包括外环绕墙10和内环绕墙20,在内环绕墙20与外环绕墙之间形成有环形风道,红焦由预存段向下先后流入过渡段和冷却段。在进行干熄焦工艺时,气体在冷却段与焦炭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热气由冷却段上升进入环形风道并通过环形风道导出至气体处理设备进行热量回收等工艺。
其中,内环绕墙20经常出现鼓肚、掉砖以及垮塌等现象,严重影响干熄炉炉体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干熄炉,该干熄炉不容易出现鼓肚、掉砖、垮塌,炉体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熄炉,所述干熄炉包括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预存段、过渡段和冷却段,所述预存段、所述过渡段和所述冷却段的腔体相通,所述过渡段包括外环绕墙和内环绕墙,所述内环绕墙环绕所述过渡段的腔体设置,所述外环绕墙环绕所述内环绕墙设置,且所述内环绕墙与所述外环绕墙之间形成有环形风道,所述环形风道与所述冷却段相通,所述环形风道内设置有第一支撑墙和多个垂直隔墙,所述外环绕墙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第一支撑墙的一侧与所述内环绕墙相连,所述第一支撑墙的另一侧与所述外环绕墙相连,所述第一支撑墙和所述出风口将所述环形风道划分为互相隔离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
所述垂直隔墙的一侧与所述内环绕墙相连,所述垂直隔墙的另一侧与所述外环绕墙相连,所述第一风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垂直隔墙,以将所述第一风道分隔成多个第一子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垂直隔墙,以将所述第二风道分隔成多个第二子风道,所述第一子风道和所述第二子风道均能够将所述环形风道与所述冷却段的腔体连通。
优选地,多个所述垂直隔墙中,与所述出风口周向距离远的垂直隔墙的高度高于与所述出风口周向距离近的垂直隔墙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干熄炉还包括水平隔墙,所述水平隔墙的一侧与所述内环绕墙相接,所述水平隔墙的另一侧与所述外环绕墙相接,所述水平隔墙的一端与一面垂直隔墙朝向所述预存段的一端相连,所述水平隔墙的另一端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墙与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冷却段包括冷却段炉壁和设置在所述冷却段炉壁顶端的匀流墙,所述匀流墙环绕所述冷却段炉壁的顶端设置,所述匀流墙的一端与所述外环绕墙连接,所述匀流墙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环绕墙连接,以将所述过渡段与所述冷却段炉壁的顶端连接,匀流墙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将所述环形风道中垂直隔墙之间的空间与所述冷却段的腔体连通。
优选地,在所述环形风道中,每个所述第一子风道对应一个所述出气孔,每个所述第二子风道对应一个所述出气孔。
优选地,所述匀流墙与所述干熄炉的轴线之间存在小于90°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环形风道内还设置有第二支撑墙,所述第二支撑墙与所述出风口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墙与所述内环绕墙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华泰环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鞍山华泰环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92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