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检错能力的内存安全校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6205.9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2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韩英;曾为民;李向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翼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0 | 分类号: | G06F1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竹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0 | 代理人: | 吕利敏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检错 能力 内存 安全 校验 方法 | ||
一种增强检错能力的内存安全校验方法,包括:1)根据信息码长度选择匹配的CRC2生成式,根据模2运算中的模2除法,所选择的生成式要能整除xn+1,其中,n为码字总位数;2)对所选择的CRC2生成式进行并行算法设计实现;3)数据在总线中传输时使用随机数进行同步掩码;4)数据存储时带CRC2校验:访问数据时若数据写入时产生的CRC2校验值和数据读出时产生的CRC2校验值不同,则自动产生报警信号。本发明无操作延迟,不需要额外的硬件空间存储查找表,适合对每个最小的存储单元进行校验,即,可以对每一个字节的改变都触发实时校验,达到最高的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增强检错能力的内存安全校验方法,属于内存安全校验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存储安全指在数据保存上确保完整、可靠和有效调用,既包括存储设备自身的可靠性和可用性(设备安全),也包括保存在存储设备上数据的逻辑安全(应用安全)。
在抵抗攻击者攻击的时候,尤其是抵抗来自硬件的攻击时,必须依赖于硬件的平台来解决此类问题,从而使存储系统中的数据得到机密性和完整性的保护。为了寻求最为效的保护措施必须从系统的结构入手。数据的机密性完全依赖于加密,但必须要注意的是当存储器中的数据被加密的时候,要尽最大努力减小加密时所带来的延迟。而完整性则必须能够应对各种方式的篡改攻击,必须依靠校验技术来与之相对抗。
如上所述,主存的安全电路必须具备自我检测功能:在读取数据时能够检测出失配误差,并及时报告给系统。差错控制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冗余校验技术。
现有常规的自我检测方法是对于内存的读写常用奇偶校验,因为它的校验速度快,编码效率高,不限制信息位长度,简单经济。奇偶校验编码通过增加一位校验位来使编码中1的个数为奇数(奇校验)或者为偶数(偶校验),从而使码距变为2。然而,所述奇偶校验能够检测奇数个错,不能发现偶数个错,无纠错能力,也不能检知连续多位的突发性误码,故检错能力有限,差错漏检率较高(≈1/2)。随着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该校验方法越来越难以满足信息安全的需求。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会用到循环冗余码校验(Cyclical RedundancyCheck),CRC,是运用余数及除法的原理来进行错误侦测的。CRC的特点是:检错能力极强,资源占用少,易于用编码器及检测电路实现。最重要的是,其检错能力以及自身的安全性都符合安全嵌入式系统的要求。一般情况下,CRC校验的失败几率仅有0.0047%的概率。从内存开销和系统性能上来考虑,均优于其它的校验方法,比如算术和校验或奇偶校验等方式。CRC国际标准编码方式为CRC4、CRC8、CRC12、CRC16、CRC32,应用于各种数据通信网络中。校验位越多,检错纠错能力越强,但冗余空间的需求也越大。
另外,CRC的串行数据输入计算常用一个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来实现。串行电路优点是电路简单,但每个时钟脉冲只完成1个bit的计算,大大影响数据传输速率,不适合高速并行的内存数据读写。CRC实际应用中大多都采用并行计算方式实现。目前已有的并行算法常用于国标的CRC16、CRC32,并行度常为8bit并行,这些典型的编码方式皆不适合系统资源紧凑的嵌入式系统内存校验。
除上述情形之外,本技术领域还公开了以下相关专利文献:
中国专利文献CN102739258A中,使用查找表计算循环冗余校验码,需要额外的硬件空间存储查找表。中国专利文献CN104598342B中,对一段内存采用旁路的CRC校验,写入、读出时需要分别提取两个校验码,才能进行比较是否异常,因此,该方法并不适合对每个内存存储单元进行单独校验。整个数据报文的校验码是分批次处理的,不能在一个时钟脉冲内提取。中国专利文献CN109299938A中,采用带随机掩码的加密算法对内存进行加密,硬件开销较大。该方法需要多个时钟脉冲才能完成加密,影响内存数据的访问速度,而且该方法未涉及对总线的防护。
综上,针对内存安全校验依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翼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翼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62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