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4474.1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7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涛;隋少帅;尹延龙;赵其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G02F1/015;G02F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模块,包括电路板、光源与硅光芯片,硅光芯片包括硅光调制器,硅光调制器包括弯曲设置的行波电极与弯曲设置的硅光波导,硅光波导在行波电极的投影位于地线与信号线之间;行波电极包括第一段行波电极、弯曲段行波电极与第二段行波电极,第一段、第二段行波电极对称设置;硅光波导包括第一段PN结硅光波导、弯曲段硅光波导与第二段PN结硅光波导,第一段PN结硅光波导与第一段行波电极的第一地线、信号线电连接,第二段PN结硅光波导与第二段行波电极的信号线、第二地线电连接。本申请通过弯曲型行波电极与硅光波导的交叉设置,实现了一种等效的对称PN结负载,有效抑制了高阶射频模式的产生,改善了信号传输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
背景技术
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视频等新型业务和应用模式均会用到光通信技术,而在光通信中,光模块是实现光电信号相互转换的工具,是光通信设备中的关键器件之一。其中,采用硅光芯片实现光电转换功能已经成为高速光模块采用的一种主流方案。
在硅光光模块中,硅光芯片内包括硅光调制器,激光器发射的光载波信号进入硅光调制器,高速数据流以驱动电压的方式加载到光载波信号上完成对光的调制。传统的硅光调制器采用直线型行波电极设计实现高速的电光调制,常用的行波电极采用共面波导型传输线GSG结构,S为信号线,处于中间,G为地线,处于S信号线两侧。硅光波导通过掺杂形成PN结,作为GSG行波电极的负载实现电光响应。
但是,制备成PN结的硅光波导通常为一根直线型光波导,因此仅能与一组GS信号线连接,而另一路G地线处于悬挂状态,造成了整个系统的不对称性,导致GSG行波电极产生高阶射频模式,影响信号传输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模块,以解决目前硅光调制器中直线型行波电极信号传输质量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模块,包括:
电路板;
光源,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用于发出不携带信号的光;
硅光芯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包括硅光调制器,通过所述硅光芯片的输入光口接收所述光源发出的不携带信号的光,所述硅光调制器将不携带信号的光调制为信号光并通过所述硅光芯片的输出光口输出所述信号光;
其中,所述硅光调制器包括干涉臂,所述干涉臂包括弯曲设置的行波电极与弯曲设置的硅光波导,所述硅光波导在所述行波电极上的投影位于地线与信号线之间;
所述行波电极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段行波电极、弯曲段行波电极与第二段行波电极,所述第一段行波电极与所述第二段行波电极对称设置;
所述硅光波导包括第一段PN结硅光波导、弯曲段硅光波导与第二段PN结硅光波导,所述第一段PN结硅光波导在所述行波电极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段行波电极的第一地线、信号线之间,所述第一段PN结硅光波导的PN结分别与所述第一地线、所述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段PN结硅光波导在所述行波电极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段行波电极的信号线、第二地线之间,所述第二段PN结硅光波导的PN结分别与所述信号线、所述第二地线电连接;且所述行波电极的信号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段PN结硅光波导的P型半导体、所述第二段PN结硅光波导的P型半导体电连接,或所述信号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段PN结硅光波导的N型半导体、所述第二段PN结硅光波导的N型半导体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44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