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焊接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及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23489.6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9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渡邉俊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G02B27/64;G03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结构 制造 方法 抖动 修正 功能 光学 单元 | ||
一种焊接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及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在通过焊接将球体和球体固定部件接合时,能以高位置精度固定球体。具备球体(102)和球体固定部件(101)的焊接结构体(100)的制造方法包括:贯通孔形成工序(ST1),在球体固定部件上设置小于球体的贯通孔(110);球体定位工序(ST3),将球体(102)局部插入贯通孔(110)中并将球体按压在球体固定部件上;焊接工序(ST4),从球体固定部件上与球体被按压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向贯通孔(110)的内侧照射第一激光(131a)及第二激光(132a),同时焊接球体固定部件(101)和球体(102)彼此接触的线状的圆形接触部(112)的两个部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结构体的制造方法,该焊接结构体是将金属制的球体固定部件和金属制的球体焊接而成的。另外,涉及一种具有该焊接结构体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背景技术
在装设于移动终端或移动体上的光学单元中,有一种光学单元,其具备使装设有光学模块的可动体绕规定轴摆动或旋转来修正抖动的机构,以抑制移动终端或移动体移动时的拍摄图像的紊乱。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专利文献1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具备将可动体支承为能够绕规定轴摆动的万向架机构。万向架机构具备金属制的矩形框状的万向架框架和将万向架框架及可动体连接为能够绕轴旋转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具备金属制的球体、固定球体的球体固定部以及具备供球体接触的半球状凹部的球体支承部。球体固定部是万向架框架中在规定轴线方向上对置的一对角部的内侧面。球体通过焊接固定于各角部的内侧面。球体支承部设置于可动体的在规定轴线方向上与各球体固定部对置的两个位置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愿2015-2174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此,不容易将金属制的球体以高位置精度固定于金属制的球体固定部件。例如,在将金属制的球体焊接至金属制的球体固定部件时,将球体按压于球体固定部件,从球体的侧面朝向球体和球体固定部件的接触部照射焊接用激光。但是,在这样的焊接方法中,难以将球体定位至部件上。因此,球体的固定位置有时会偏离期望的位置。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焊接结构体的制造方法,通过焊接将球体和球体固定部件接合时,能够以高位置精度固定球体。另外,还提供一种具有该焊接结构体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焊接结构体的制造方法,该焊接结构体是通过焊接将金属制的球体和金属制的球体固定部件接合而成的,所述焊接结构体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球体固定部件上设置小于所述球体的贯通孔,将所述球体局部插入所述贯通孔中并将该球体按压在所述球体固定部件上,从所述球体固定部件上与所述球体被按压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向所述贯通孔的内侧照射多束激光,同时焊接所述球体固定部件和所述球体接触的线状的圆形接触部的多个部位。
根据本发明,在焊接时,球体局部地插入设置于球体固定部件的贯通孔中。由此,因为球体固定部件和球体具备线状的圆形接触部,所以球体被支承为相对于球体固定部件被高精度地定位的状态。另外,在焊接时,向贯通孔的内侧照射多束激光,同时焊接球体固定部件和所述球体接触的线状的圆形接触部的多个部位。因此,在焊接时不会引起球体相对于球体固定部件发生位置偏移。因此,能够将球体高位置精度地固定至球体固定部件。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从与包括所述圆形接触部在内的虚拟平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在同与所述圆形接触部相切的切线重叠的方向上照射各激光。如果这样,则容易将照射激光的多个光源装置各自配置于不互相干扰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34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氢化合物吸附器设备及其固定方法
- 下一篇:车辆对车辆传感器数据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