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源插座分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20688.1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5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裕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5/16 | 分类号: | H01R25/16;H01R13/02;H01R13/10;H01R13/502;H01R13/4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李夫寿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插座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插座分线结构,包括插线板主体,插线板主体一侧设置一根电源主线,电源主线的另一端分设出两根分线,两根分线上均安装一独立的电源插头,电源主线的外部滑动安装一电源装置,电源主线的上端面上均布设置有一组以上的电源插入口,电源主线内设置有第一正负极线组以及第二正负极线组,第一正负极线组设置于靠近电源插入口一侧,所述第一正负极线组均采用一根以上的拼接铜柱互相接触导电,靠近分线一侧连接一段柔性导线段,相邻拼接铜柱之间均形成一切入口,每个切入口均正对着电源主线上的电源插入口,第二正负极线组用于为插线板主体供电。本发明的电源插座,在电源线上滑动安装一个电源装置,可以在电源线上任意位置使用电源,非常的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插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插座分线结构。
背景技术
多功能电源插座是目前生活中人们常用到的电源设备,电源插座包括一个主体以及一根较长的电源线,电源线的长度取决于使用的空间区域,一般根据区域选择合适长度的电源线,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位于插座与电源插头中间的区域,如果该区域内没有插座也没有多功能插座,此时该区域内的人无法使用电源,而一般性墙壁上的插座都配置有至少2-3个插口,而使用插线板后墙壁上的插口一般不会全部占用,而此时使用者即不能使用墙壁上的插口,又不能使用插线板上的插孔,此时想使用电源变需要再使用一个插线板,利用该插线板插入墙壁上的插孔,再将插线板移动至使用者的位置,但是这种方式需要两个插线板,显然非常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电源插座分线结构,在电源主线上滑动设置一个电源装置,可以在电源主线的任意位置使用电源,非常的方便,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且体积小巧,不占用空间。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源插座分线结构,包括插线板主体,插线板主体一侧设置一根电源主线,电源主线的另一端分设出两根分线,两根分线上均安装一独立的电源插头,电源主线的外部滑动安装一电源装置,电源主线的上端面上均布设置有一组以上的电源插入口,电源主线内设置有第一正负极线组以及第二正负极线组,第一正负极线组设置于靠近电源插入口一侧,所述第一正负极线组均采用一根以上的拼接铜柱互相接触导电,靠近分线一侧连接一段柔性导线段,相邻拼接铜柱之间均形成一切入口,每个切入口均正对着电源主线上的电源插入口,第二正负极线组用于为插线板主体供电。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根分线包括第一分线以及第二分线,第一分线连接第一电源插头,第二分线连接第二电源插头,第一分线以及第二分线与电源主线之间均一体成型,第一正负极线组的柔性导线段伸入至第一分线,柔性导线段与距离最近的一根拼接铜柱焊锡固定,第二正负极线组外侧端伸入于第二分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源装置包括一滑动外壳,滑动外壳的顶部设置一按压部,按压部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一正负极导电插片,正负极导电插片设置于滑动外壳上端开设的插槽内,插槽上下端贯穿,当滑动外壳滑动至电源主线上的电源插入口时,正负极导电插片穿过电源插入口伸入于电源主线内部的安装腔,滑动外壳的上端两侧设置有对称的插头,插头内具有一个插口腔,插口腔内设置有导电铜排,导电铜排用于导通插入的外部插头以及第一正负极线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正负极导电插片的外部包裹有绝缘胶,绝缘胶上朝向电流进入一面开口并形成一个电源接入口,当正负极导电插片插入于两个拼接铜柱之间时,电源接入口与电流进入一侧的拼接铜柱接触导电,正负极导电插片的上端一侧还设置有一电源输出凸点,电源输出凸点设置于靠近导电铜排一侧,当电源接入口与拼接铜柱接触时,电源输出凸点正好接触导电铜排。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电铜排位于插口腔一侧设置一弧形接触部,导电铜排内侧端形成一导电折弯部,导电折弯部的一端形成一导电接触部,导电接触部设置于滑动外壳插槽内壁,导电接触部的内侧端形成一退让腔,当电源输出凸点与导电接触部接触时,导电接触部退让至退让腔内,弧形接触部凸出于插口腔内壁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裕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裕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06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墨铸铁螺旋桩
- 下一篇:一种建筑保温层的防火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