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无纺布及四件套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0404.9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7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韩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建华 |
主分类号: | D06M13/00 | 分类号: | D06M13/00;D06M15/233;D06M15/03;D06M13/203;D06M13/188;D06M15/11;D06M15/09;D06M101/20;D06M101/22;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无纺布 四件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无纺布。所述无纺布是通过以下步骤获得的:(1)将无纺布原料经过熔融喷丝后,置于抗菌液中浸泡50‑60min;进行轧制后,在温度为60‑80℃条件下烘干得到原丝;(2)烘干后原丝的进行牵伸、成网后置于中草药提取液中浸泡50‑60min,烘干后再进行热轧得到最终的抗菌无纺布。本发明的抗菌无纺布在无纺布的生产过程中加入抗菌液,具有更长久的抗菌性能,同时,采用中草药提取液协同抗菌,对皮肤表面的刺激性小,适合用于无纺布以及四件套,制备得到的四件套具有抗菌性,适合宾馆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无纺布及四件套,属于无纺布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纺布是一种非织造布,它是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将纤维通过气流或机械成网,然后经过水刺,针刺,或热轧加固,最后经过后整理形成的无编织的布料,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优点是不产生纤维屑,强韧、耐用、丝般柔软,也是增强材料的一种。
目前的纺织品,特别是无纺布制品,色彩丰富、鲜艳明丽、时尚环保、用途广泛、美观大方,图案和款式都多样,且质轻、环保、可循环再用,被国际公认为保护地球生态的环保产品。适用于农用薄膜、制鞋、制革、床垫、子母被、装饰、化工、印刷、汽车、建材,家具等行业,及服装衬布,帽,床单,酒店一次性台布,美容,桑拿乃至当今时尚的礼品袋,精品袋,购物袋,广告袋等等,特别适用于制备医疗卫生一次性手术衣、口罩、卫生巾、尿不湿和四件套等。
在纺织品的应用中,其抗菌功能的实现是非常关键的。传统的抗菌纺织品的制备如:采用的纺织品杀菌处理剂为,以重量份计,包括:醋酸乙烯6~8、甲醇10~2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6、三乙烯四胺1~3、聚氧丙烯三醇3~8、甲基丙烯酸乙酯30~50;也有采用如下抗菌整理剂:将2~3质量份油酸聚氧乙烯酯、1~2质量份三氟甲基二苯脲、15~17质量份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和4~5质量份山梨酸混合,然后同时缓慢加入1~2质量份聚丙二醇、6~8质量份烷基乙烯脲、20~25质量份氧化锌和7~8质量份铝锆酸酯偶联剂,30~35分钟内投料完毕,继续混合1.5~2.5小时;还有采用如下抗菌整理剂:用十八烷基二甲基(3-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氯化铵65~75%,有机硅氧烷D420~30%,TMPTMA2~5%,加水配置成10~50g/L。虽然使用这些抗菌纺织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纺织品起到抗菌效果,但是抗菌期限较短,并且所采用化学成分浓度偏高、刺激性强,不适用于制备医疗卫生一次性手术衣、口罩、卫生巾、尿不湿等。
因此,一种抗菌效果好并且无皮肤刺激性的抗菌无纺布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无纺布及四件套。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抗菌无纺布,是通过以下步骤获得的:
(1)将无纺布原料经过熔融喷丝后,置于抗菌液中浸泡50-60min;进行轧制后,在温度为60-80℃条件下烘干得到原丝;
(2)烘干后原丝的进行牵伸、成网后置于中草药提取液中浸泡50-60min,烘干后再进行热轧得到最终的抗菌无纺布;
其中,所述抗菌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苯乙烯乙内酰脲10-20份、季铵盐10-20份、山梨酸4-8份、卡拉胶1-3份、硬脂酸锌1.5-2份、乙醇30-40份和水150-160份。
所述的一种抗菌无纺布,所述抗菌液是通过以下步骤获得的:将卡拉胶和乙醇混合后再逐渐加入水,搅拌混合后加入聚苯乙烯乙内酰脲、季铵盐、山梨酸和硬脂酸锌,混合后得到抗菌液。
所述的一种抗菌无纺布,所述中草药提取液是通过以下步骤获得的:将金银花、艾叶和荷叶置于水中,在温度为95-105℃的条件下提取50-60min,得到滤液后滤渣再次进行提取,合并两次滤液,向滤液内加入糊精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充分混合后得到中草药提取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建华,未经韩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04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乳酸-改性蛭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汽车电池安装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