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检测的静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7414.7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9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曹鹏华;苏岩;王科技;黄强;魏文明;徐宏阳;柳春雷;顾凯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威动力工业嘉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R31/396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芳;俞昊文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放电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检测的静置方法,包括以下过程,电池充入一定的电量,在充放电设备上完成一次电压筛选,对电池施加一定的压力,高温环境静置,常温环境静置,测量电池的第一次开路电压并记录时间,常温环境静置,测量电池的第二次开路电压并记录时间,筛选电压和自放电异常的电芯。本发明通过在自放电检测的静置过程中对电池施加一定的压力,力的方向垂直于正极片‑隔膜‑负极片的层状结构,从而避免自放电异常电芯因极片件间间隙过大导致未能识别异常电芯的问题。本发明筛选时间短,效率高,且筛选率接近百分百,筛选准确率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自放电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检测的静置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的自放电现象是指电池处于开路搁置时,其容量自发损耗的现象。同一批电池,所用材料和制程控制基本相同,当出现个别电池白放电明显偏大时,原因很可能是内部由于杂质异物、毛刺刺穿隔膜或者隔膜翻折等产生了严重的微短路。目前行业内自放电的测量方法普遍采用开路电压衰减率测量法,开路电压与电池荷电状态SOC有直接关系,只需要测量一段时间内电池的OCV的变化率,即:K=ΔOCV/Δt。记录一段时间内电池的电压变化量,通过电压的衰减以及两次测量电压的时间间隔,计算可得到电池的自放电率。通常,业内自放电检测的静置过程,电池是自然平放于静置托盘或侧放于静置筐中,电池自身未受到来自外界的任何物理压力。
目前,自放电检测静置是在电池未受到压力的自由状态下进行的。
自放电检测测量现有静置方式一般要5-30天,如缩短自放电检测的静置周期,存在异常电池未识别的风险;增加自放电检测的静置周期,虽可降低异常电池漏检概率,但增加制造周期、能耗,导致静置成本高。自放电异常电池是高风险项,常规静置模式下,异常电池容易出现漏检。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多个工序电池是在受到一定的压力下测量的(例如hi-pot短路测试,夹具化成工序,夹具分容工序,模组组装后),以及直接用户和终端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中电池也是受到一定压力的,无压力的静置与部分生产工艺条件和客户的实际使用情况存在差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因为电池受到压力而触发自放电异常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检测的静置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检测的静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静置前对电池进行统一充放电处理;
S2、在充放电设备上完成一次电压筛选,设定合格的电压区间,筛选出因充放电设备等异常导致的电池电压偏高或偏低;
S3、用夹具或工装对电池施加压力;
S4、再在高温30℃-60℃以内的环境下静置4h-48h,温度公差±3℃以内,时间公差±1h以内;
S5、再在常温10℃-30℃以内的环境下静置4h-24h,温度公差±2℃以内,时间公差±1h以内;
S6、在上一步常温静置的相同环境下对电池进行第一次开路电压测试;
S7、再在常温10℃-30℃以内的环境下静置4h-48h,温度公差±2℃以内,时间公差±1h以内;
S8、在上一步常温静置的相同环境下对电池进行第二次开路电压测试;
S9、通过设定的电压标准和自放电率的标准筛除异常电池。
优选的,压力设定值在2-25kg/cm2。
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第一次开路电压测试的测试仪表为安捷伦34461A,电压测量精度±0.2m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威动力工业嘉兴有限公司,未经捷威动力工业嘉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74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