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相耦合电感单元和多相耦合电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16612.1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5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宁;俞俊超;彭善峰;叶挺聪;张正民;刘磊;启荣·菲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17/00 | 分类号: | H01F17/00;H01F27/24;H01F27/28;H01F27/3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001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相 耦合 电感 单元 多相 | ||
1.一种两相耦合电感单元,包括第一线圈(1)、第二线圈(2)、磁芯(3)、磁芯衬体(4)、衬底(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线圈(1)、第二线圈(2)、磁芯(3)均嵌在衬底(5)之内,都通过在衬底上刻蚀出固定的沟槽来制作,磁芯衬体(4)以环状围绕第一线圈(1)和第二线圈(2),在磁芯衬体(4)上刻蚀有沟槽(6),磁芯(3)设置于沟槽(6)内,磁芯(3)、第一线圈(1)及第二线圈(2)相互之间绝缘,第一线圈(1)和第二线圈(2)属不同相,通过第一线圈(1)的电流方向与通过第二线圈(2)的电流方向相反, 两线圈反相耦合,形成一个两相耦合的电感单元,衬底(5)上刻蚀出长沟槽、短沟槽,长沟槽贯穿衬底(5),长沟槽中电镀铜柱,填满长沟槽,在短沟槽内填埋磁芯(3),所述的第一线圈(1)与第二线圈(2)等高,两个电感线圈的横截面为矩形且电感线圈形状为柱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耦合电感单元,其特征在于,磁芯(3)充满沟槽(6)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耦合电感单元,其特征在于,磁芯(3)由软磁薄膜材料做成,覆盖于沟槽(6)两侧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相耦合电感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沟槽(6)的两侧内壁各形成至少一层软磁薄膜,软磁薄膜以化学镀或电镀的方法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耦合电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3)通过沟槽(6)形状来控制是否为闭合磁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耦合电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沟槽(6)可以设置多个,相应的也具有多个磁芯(3)。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两相耦合电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芯(3)材料为高饱和磁通密度的软磁材料,磁芯(3)、第一线圈(1)、第二线圈(2)相互之间绝缘所用材料为二氧化硅、氮化硅及有机绝缘材料的至少一种。
8.一种多相耦合电感,其特征在于,由X=n×m个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两相耦合电感单元组成,n表示相数,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m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2m个线圈串联成一相,该相中每个线圈属于不同的两相耦合电感单元,通过相邻线圈的电流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相耦合电感,其特征在于,当n为偶数时,可组成n相电路排列对称的多相耦合电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66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