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器械牵引装置、操作手柄和支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4068.7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7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周炯;于海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B9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金碎平 |
地址: | 2001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器械 牵引 装置 操作 手柄 支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的牵引装置、操作手柄和支架系统,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部件,所述牵引部件包括弹性体和牵引丝;所述牵引丝的远端与医疗器械连接,所述弹性体可沿牵引丝的牵引方向伸缩。本发明提供的牵引装置通过串联弹簧的结构使得控制部件的运动行程转换至弹簧,弹簧起着吸收位移存储力的作用,所述弹簧连接牵引丝,所述牵引丝连接远端医疗器械,当血管直径发生变化时,所述弹簧即做出相应的补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的牵引装置、操作手柄和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活质量。脑卒中又包括缺血性卒中与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70%~80%,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
在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中,由于脑缺血而极易在短时间内造成脑细胞死亡,进而使患者残疾或死亡,因而治疗缺血性卒中也是脑卒中治疗领域的一大难点。目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可分为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一般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静脉溶栓或动脉溶栓,尽管系统的溶栓治疗带来了一定的临床益处,但是由于时间窗与栓子大小的限制,只有少数患者能从静脉溶栓中获益。而目前主要的物理治疗又可分为抽吸取栓和支架拉栓,或将两者结合。其中支架拉栓因其适应症更广泛,且具有更高的开通率、良好的愈后率及较少的并发症而备受关注。
中国发明专利CN201710322078、CN20122038933、CN201810735107、CN201210148870、CN201210148890、CN201210148897、CN104168844公开的取栓支架,支架本体分为远端部、中间部及与推送杆相连接的近端部,利用网孔来捕获血栓;美国专利申请2007/0005103、2008/0243170、2011/0098738也公开了类似构造的捕栓装置,其中包括框架和附着于框架的过滤网或膜,用以滤住血栓。
类似CN104168844等专利,取栓支架的撑开,需要依靠医生操作手柄直接拉动牵引丝来实现。这就引发了取栓支架张力控制的问题,完全取决于医生的手感、经验,若操作力过大会损坏血管,操作力过小血栓又难以取出,因此这在临床中是非常危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器械牵引装置、操作手柄和支架系统,以增强对医疗器械牵引力的控制,减少其受血管直径波动的影响,避免血管破损或取栓失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的牵引装置,包括牵引部件,所述牵引部件包括弹性体和牵引丝;所述牵引丝的远端与医疗器械连接,所述弹性体可沿牵引丝的牵引方向伸缩。
优选地,所述弹性体包括弹簧,所述牵引丝的远端与所述医疗器械相连,所述牵引丝的近端与所述弹簧相连。
优选地,所述牵引丝包括至少两个丝段,所述弹性体包括至少一个弹簧,所述牵引丝中最远端的丝段与所述医疗器械相连,所述弹簧和所述丝段依次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医疗器械为支架。
优选地,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定滑轮,所述牵引部件中的牵引丝绕过所述定滑轮,所述弹性体位于所述定滑轮的一侧或两侧。
优选地,还包括动滑轮和固定件,所述牵引部件中的牵引丝绕过所述动滑轮后,所述牵引部件的末端固定于所述固定件,所述弹性体位于所述动滑轮的一侧或两侧。
优选地,还包括动滑轮、至少一个定滑轮和固定件,所述牵引部件中的牵引丝绕过所述定滑轮和所述动滑轮后,所述牵引部件的末端固定于所述固定件,缠绕方式为先绕过至少一个所述定滑轮再绕过所述动滑轮,或,先绕过所述动滑轮再绕过至少一个所述定滑轮,或,先绕过至少一个所述定滑轮再绕过所述动滑轮再绕过至少一个所述定滑轮;所述弹性体位于所述定滑轮或所述动滑轮的一侧或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40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