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3273.1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0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赵育仁;徐彦超;余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20 | 分类号: | H04W28/20;H04W5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娜;刘芳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应用于发送设备,包括:以同步频分复用的方式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集,所述第一数据集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数据包,各所述第一数据包为同步频分复用数据包,每个第一数据包包含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的可用的第一带宽;从所述接收设备接收重复模式的确认帧或块确认帧,所述确认帧或块确认帧包含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的可用的第二带宽;根据所述第一带宽和所述第二带宽,确定第三带宽,并在所述第三带宽内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二数据集,所述第三带宽为所述发送设备向所述接收设备传输数据时的可用带宽。能有效利用可用带宽,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同步频分复用的数据传输方式是一种已知的数据传输方式,该方式可以将传输信道的总带宽划分成若干个子信道,使得需要传输的数据在各路信道上在频率上错开,以达到多路信号同时在其对应的子信道内传输的目的,其中多路信号可以是不同的。
目前初始动态带宽交互过程采用的方式是,发送方首先发送一个请求发送(request to send,简称RTS)帧,告知接收方自身的可用带宽,接收方接收到RTS帧后,向发送方回复一个明确发送(clear to send,简称CTS)帧,告知发送方自身的可用带宽信息,然后发送方根据自身的可用带宽和接收方的可用带宽,确定发送数据的带宽,并向接收方传输数据。
上述方案的问题是,RTS/CTS是控制帧,因此初始动态带宽交互过程没有数据传输,对于传输吞吐会产生额外的损耗。
此外,目前的方式中,当接收方或发送方的可用带宽可能因干扰的存在而较小,然而在后续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即使接收方或发送方的可用带宽变大,发送方仍然只会按照初始确定的带宽传输数据,导致部分可用带宽得不到有效利用,数据传输效率较低。
在多链路系统中,例如在支持同时送收(Simultaneous TX and RX,STR)多链路系统中的任一链路,或是不支持同时送收(Non Simultaneous TX and RX,Non STR)多链路系统中的主链路中,上述问题同样存在。
此外,在Non STR多链路系统中,辅链路是否发送,是根据主链路获得发送机会时,辅链路当时的干扰状况决定的,如果辅链路因干扰无法发送,在主链路发送的过程中,如果辅链路的干扰消除了,传统方法辅链路仍然无法发送,导致部分可用带宽得不到有效利用,数据传输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目前可用带宽得不到有效利用,数据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发送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以同步频分复用的方式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集,所述第一数据集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数据包,各所述第一数据包为同步频分复用数据包,每个第一数据包包含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的可用的第一带宽;
从所述接收设备接收重复模式的确认帧或块确认帧,所述确认帧或块确认帧包含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的可用的第二带宽;
根据所述第一带宽和所述第二带宽,确定第三带宽,并在所述第三带宽内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二数据集,所述第三带宽为所述发送设备向所述接收设备传输数据时的可用带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数据集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数据集中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数据包,各所述第二数据包为同步频分复用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意第一数据包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子聚合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集所占用的带宽等于所述第一带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32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