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收缩、高光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0914.8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1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宣咏梅;温裕;方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华邦汽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6 | 分类号: | C08L67/06;C08L21/00;C08K13/04;C08K7/14;C08K7/06;C08K3/34;C08K3/00;C08K7/00;C08J5/04;C08J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缩 不饱和 聚酯树脂 玻璃纤维 增强 塑料 及其 用途 | ||
1.一种低收缩、高光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直径为0.01~0.2mm、长度为0.5~3cm的棍棒和塑料原料;
塑料原料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不饱和聚酯100~200份、玻璃纤维30~120份、碳纤维1~15份、脱模剂0.2~0.8份、增稠剂0.8~3.5份、滑石粉4~12份、相容剂0.1~3份、收缩剂1~12份、填料10~80份、阻燃剂3~15份、引发剂0.1~2份、增光剂0.3~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收缩、高光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其特征在于,棍棒为氧化陶瓷、玻璃纤维、碳纤维、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收缩、高光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其特征在于,棍棒的直径为0.08mm、长度为1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收缩、高光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其特征在于,棍棒的直径为0.11mm、长度为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收缩、高光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其特征在于,塑料原料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不饱和聚酯120份、玻璃纤维60份、碳纤维6份、脱模剂0.3份、增稠剂1.5份、滑石粉6份、相容剂0.8份、收缩剂6份、填料35份、阻燃剂5份、引发剂0.8份、增光剂0.6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收缩、高光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其特征在于,塑料原料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不饱和聚酯160份、玻璃纤维80份、碳纤维12份、脱模剂0.5份、增稠剂3份、滑石粉8份、相容剂1.5份、收缩剂6份、填料55份、阻燃剂12份、引发剂1.2份、增光剂1.2份。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收缩、高光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碳纤维采用除湿干燥机干燥7~9小时后,将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搅拌混合,备用;
2)、按配比称取脱模剂、增稠剂、滑石粉、相容剂、收缩剂、填料、阻燃剂、引发剂、增光剂混合在一起并搅拌混合,备用;
3)、将步骤1)和步骤2)中的两个原料搅拌混合混合均匀,让混合料加热直至不饱和聚酯成熔融状态,在此过程中不断搅拌,让各个原料与熔融混合均匀,制得塑料浆原料;
4)、按配比称取棍棒,将棍棒加入塑料浆原料中,并持续搅拌,直至搅拌混合均匀后为止,目的是为了让棍棒能够在塑料浆原料中均匀的且呈不规则杂乱排列;
5)、最后将步骤4)中的原料再次从挤出机中熔融挤出,直接送进成型模具中,先将塑料压制成型,冷却后便可制得低收缩、高光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
8.低收缩、高光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的用途,其特征在于,低收缩、高光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用途是用于制造吊顶板和墙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华邦汽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华邦汽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09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