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种功能电力保护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01432.6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8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胡德林;陈生强;赵成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邦德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6 | 分类号: | C08J7/06;C08J7/04;C25D3/12;C25D5/48;A01M29/12;C25D7/04;H01B7/00;H01B7/17;H01B7/18;H01B7/22;H01B7/282;C08L27/06;C08L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种 功能 电力 保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种功能电力保护管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电力保护管上沉积金属层、含气味剂的金属多孔层及封孔层,将气味剂封闭在一个个金属小“窝”中,本身金属层还能提供隔绝作用,采用了双保险功能,实现了能够有效驱避鼠、蚁的作用、功效持久、维护了电力电缆的运行安全,节约了经济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特种功能电力保护管,更加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防鼠、白蚁等侵蚀的电力保护管。
背景技术
通信电缆外侧包覆层多为塑料类物质,如PVC\PE等,埋在地下,经常会遇到老鼠、白蚁的啃咬,从而造成通信中断以及可能引发火灾等,因此电缆防止鼠蚁撕咬是一项现实的课题,每年因鼠蚁咬破从而导致经济损失,且检测更换费时费力。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科技人员及工程人员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此不外乎采用通用的几种方法如下:1)化学防鼠:采用在光缆护套材料内加驱避物质的方法来防止光缆被松鼠噬咬破坏,驱避物质主要是辣味素等强烈刺激性的化学物质。如中国专利CN2019214746186、CN201811477346.5,然而上述通常都是将辣味剂与高分子基材混合,虽然在一定程度避免了鼠蚁的侵蚀,但是气味剂容易与高分子基材进行扩散,减弱效力;为此日本专利JP2000113736A公开了防鼠聚氯乙烯护套电缆,通过改变微胶囊化的环己酰亚胺与氯乙烯树脂的配比,得到两种抗鼠氯乙烯树脂组合物。护套分为内外两层,内层护套由氯乙烯树脂与较大量的微囊化的环己酰亚胺配制而成,外层护套由氯乙烯树脂与较少量的微囊化的环己酰亚胺配制而成。然而上述微胶囊化能够一定程度进一步提高,但仍然不能避免向胶囊基材的扩散,从而也会导致减弱效力。2)物理防鼠:物理防鼠是指光缆采用鼠类无法破坏的材料进行阻挡,保证在鼠害发生后,最内层保护无任何损害,一般是通过设计光缆结构和选择适合材料来防止松鼠的破坏,分为金属类隔绝和非金属类隔绝。如中国专利CN201620763426.7,然而采用抗拉钢丝网虽然能够一定程度防止田鼠,但是对于白蚁防护效力不够,白蚁能够透过网孔进一步撕咬,且老鼠也能透过网孔,甚至咬断或磨断丝网,所以仍然不能实现完全放心的防止它们侵蚀,以及诸如美国专利US20080247717A1也采用的是退火钢丝层的聚合物材料的外护套,其仍然存在上述问题。
近年来特种功能电缆需求日益高涨,一方面在于业内企业评估其采用成本虽然较普通电缆较高,但综合普通电缆的鼠蚁侵蚀成本及人工更换成本以及造成的通信信息损失,防鼠蚁的特种功能电缆防护套仍然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本司因此以此为目的进行了系列研发,开发出或准备开发各式防护电缆套,以供市场不同需要。
鉴于上述各种电缆管线防鼠蚁措施的缺点和不足,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既能提高现有防鼠,又能更加有效防蚁的电力电缆保护管及电力电缆。
本发明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在现有的各种防鼠技术措施,经过不断的实验发现,并进而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研究获得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特种功能电力保护管的制备方法,包括高分子基材管,所述基材管优选PVC或PE,特别优选PVC,所述基材管外还具有至少一层功能层,所述功能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1)将基材管浸入第一溶液槽中,并利用空气不断冲击管材表面,所述第一溶液槽中溶液为NaOH(30-50g/L),磷酸钠15-70g/L,Na2CO3(30-40g/L),OP-102-5g/L,溶液温度为60-70℃。
(2)将经步骤1处理的管材通过清水槽,然后再通入第二溶液槽,该槽中的溶液成分为:铬酐(15-20g/L),浓硫酸(200-300mL/L),溶液温度为40℃~50℃,并利用空气不断冲击管材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邦德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邦德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14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