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草鱼出血病的饲料添加剂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6674.0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2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曾伟伟;王英英;常藕琴;刘春;李莹莹;尹纪元;任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10/30;A23K20/163;A23K20/105;A23K40/10;A23K20/14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帮专高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74 | 代理人: | 胡洋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草鱼 出血病 饲料添加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草鱼出血病的饲料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的成分:大黄10‑20份、地锦草8‑12份、大蓟15~25份、香薷12~18份、平地木10~20份、浙贝母12~18份、蔓荆子12~18份、苦地丁10~20份、面粉40‑80份,粘合剂10‑20份、水40‑60份。本发明通过将常见的中草药以及食材借助常规的处理方式来得到预防草鱼出血病的饲料添加剂,具有成本低,生产方便,便于推广的优点;且生产出的饲料添加剂能够较好的在水中粘合,不易于分散,从而减小对水体环境的损伤,进而保护渔场的水体生态环境,更好地方便后续水产的养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草鱼出血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草鱼出血病的饲料添加剂。
背景技术
草鱼作为一种重要的水产,能够给养殖的渔民带来较好的经济收益,但是草鱼在养殖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草鱼出血病的症状,这种病对于草鱼来说,致死时间较短,且致死率较高,若不对其进行较好的防治容易给渔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对这种病的防治措施通常为向养殖的水体内部释放适量的消毒剂或者化学药剂来对病菌进行消除,但是这种方式容易对水体造成一定的损坏,影响内部的生态环境,从而影响后续的水产养殖,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止草鱼出血病的饲料添加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止草鱼出血病的饲料添加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草鱼出血病的饲料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的成分:大黄10-20份、地锦草8-12份、大蓟15~25份、香薷12~18份、平地木10~20份、浙贝母12~18份、蔓荆子12~18份、苦地丁10~ 20份、面粉40-80份,粘合剂10-20份、水40-60份。
优选的,所述大黄13-18份、地锦草9-11份、大蓟18-22份、香薷14-16份、平地木13-17份、浙贝母14-16份、蔓荆子14-17 份、苦地丁12-18份、面粉50-65份,粘合剂13-18份、水水45-55 份。
优选的,所述大黄15份、地锦草10份、大蓟20份、香薷15份、平地木14份、浙贝母16份、蔓荆子16份、苦地丁16份、面粉60 份,粘合剂15份、水50份。
优选的,所述粘合剂为食用明胶、甘油、黄原胶和卡拉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取相应重量份的大黄、地锦草、大蓟、香薷、平地木、浙贝母、蔓荆子、苦地丁,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通过筛网进行过滤,进而得到粉碎后的混合物A;
S2、将粉碎后的混合物置放到容器内,并倒入相应重量份的面粉,并向容器内注入相应重量份的水,得到混合物B;
S3、将混合物B倒入混合机以300r/min的速度加热搅拌至 40-70℃,待混合物B内部的水分含量降低至10%左右后得到混合物 C;
S4、向混合物C内倒入相应重量份的粘合剂,并进行充分搅拌,得到混合物D;
S5、最终将混合物D通过造粒机进行造粒,从而制得需求的饲料添加剂。
优选的,所述S1中筛网的目数为100-270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常见的中草药以及食材借助常规的处理方式来得到预防草鱼出血病的饲料添加剂,具有成本低,生产方便,便于推广的优点;且生产出的饲料添加剂能够较好的在水中粘合,不易于分散,从而减小对水体环境的损伤,进而保护渔场的水体生态环境,更好地方便后续水产的养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66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