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海洋核动力平台的反应堆结构部件及换料设备清洗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6586.0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6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麻妍妍;梅侦;董海防;朱刚;孙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21C19/07 | 分类号: | G21C19/07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盛唯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6 | 代理人: | 胡红林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海洋 核动力 平台 反应堆 结构 部件 设备 清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核动力平台中反应堆结构部件及换料设备的清洗池,该清洗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外表面的四周焊接有轴向加筋条和环向加筋条,相邻的轴向加筋条与环向加筋条之间形成贮存格架,所述贮存格架中设有屏蔽块;所述池体的底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支撑座和导向栓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焊接支撑环板,所述导向栓支撑座上连接导向栓;所述池体内设有高压水枪。本发明清洗池能够实现海洋核动力平台在摇摆晃动的海洋环境中对反应堆结构部件及换料设备进行清洗去污,且其对放射性满足辐射防护要求,以及在核反应堆正常运行期间内部空间可用于安全贮存换料水套部分换料设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能领域中沾污结构部件的清洗去污,具体地指一种用于海洋核动力平台的反应堆结构部件及换料设备清洗池。
背景技术
在海洋核动力平台的反应堆运行一定周期后,核燃料不能维持一定功率时,必须进行换料操作,在换料过程中,拆卸的反应堆顶盖和堆内构件等反应堆结构部件需清洗去污,同时核反应堆堆芯换料完成后,相关换料设备在换料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放射性污染,为实现核反应堆换料过程结构部件及换料设备的清洗去污,需设计有效的清洗去污设施以保证反应堆结构部件和换料设备的清洁。海洋核动力平台作为搭载有核动力装置的焊接结构钢质船式浮动平台,长期处于横倾、纵倾、横摇、纵摇以及垂荡的海洋环境中,同时船舶内可利用空间极大受限,对反应堆结构部件及换料设备的清洗去污设施设计有着更高的要求。
陆上核电站在换料水池中完成换料操作任务,反应堆结构部件及换料设备的清洗工作在换料水池内进行,换料完成后,换料水池进行排水,换料水池底部和内壁的去污工作由去污人员进行刮水、擦拭等完成。陆上核电站考虑的是在陆地上进行清洗作业,操作环境静止,然而海洋环境条件下,反应堆换料模式和相关设备的清洗去污方式发生变化,现有的清洗装置无法满足海洋核动力平台反应堆结构部件及换料设备的清洗去污工作。
而目前相关海洋核动力装置均未考虑在海洋环境下进行换料,均是在海洋核动力装置保障基地或换料码头进行操作,故也不考虑在海洋环境进行相关设备清洗去污工作,其反应堆结构部件及换料设备的清洗去污与陆上商用核电站一致,在码头设置固定的水池,在水池内进行相关清洗去污操作。
由于目前暂无在海洋环境条件下对核反应堆结构部件及换料设备清洗去污的实例,且现有的核反应堆结构部件及换料设备清洗去污方法受环境影响及空间限制无法实现,出现安全事故风险过大,故针对海洋核动力平台亟需设计一种能够在海洋环境下针对核反应堆结构部件及换料设备进行清洗去污的设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海洋核动力平台的反应堆结构部件及换料设备清洗池,该清洗池能够适用于海洋环境条件下对核反应堆结构部件及换料设备清洗去污。
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洋核动力平台中反应堆结构部件及换料设备的清洗池,该清洗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外表面的四周焊接有轴向加筋条和环向加筋条,相邻的轴向加筋条与环向加筋条之间形成贮存格架,所述贮存格架中设有屏蔽块;所述池体的底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支撑座和导向栓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焊接支撑环板,所述导向栓支撑座上连接导向栓;所述池体内设有高压水枪。
进一步地,所述池体的顶部设有L型连接装置,L型连接装置连接有固定撑杆,固定撑杆上安装有可收缩折叠遮挡帷幕。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水枪安装在支撑座的底部,高压水枪配备有进水管和电缆,所述进水管和电缆沿底板和池体侧壁布置,所述电缆与外部的配电柜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向加筋板的底部设置有与安装地面形成斜面的斜面加筋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池体为圆筒状,与反应堆结构形状一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屏蔽块为铅块或混凝土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65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